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身为法律人,有些体会只有法律人最能理解。在你的执业生涯中,哪些经历和情感让你不吐不快?哪些心得和体会希望与同行分享?每周四晚八点“夜聊会”,与所有法律人一起聊一聊你眼中的律界人生

 

在多数人眼里,律师都是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的典型形象,性格也当然是外向的。但实际上,不少内向性格的人也进入了律师行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本期小编为大家请来五名律师,与大家真诚地分享自己从业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体会。他们中,既有内敛沉稳者,也有达观热情者,不同的性格带给他们怎样不同的见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日的夜聊会吧。


 

整理/无讼观察员 王淼

 

马涛

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在听一些律界大咖演讲时,好多大咖都说自己之前很内向,不善言辞,给我的感觉貌似内向的人做律师更容易成为大咖。

 

我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但也并不妨碍我可以做一个好律师。

 

相对于一个外向性格的律师而言,我觉得内向的律师至少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虽然我内向,但是我思考问题比你深。内向型律师由于性格的原因,在考虑同一案件时,一般比外向型律师考虑的要更加细致和全面,对于案件的细节也会较外向型律师更为关注,而对于某些案件而言,细节决定成败。

 

其次,虽然我内向,但是我比你踏实成熟。内向的人一般较外向的人更有“城府”,由于不善言辞,在跟当事人的沟通过程中一般说话较少,只挑重点说,但有时给当事人的感觉就是这位律师比较踏实可靠,往往会更容易获得当事人的青睐。

 

最后,虽然我内向,但是我比你潜力大。内向的人有想法,只是有时候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但是咱金玉其内,只需要发之于外即可。现在社会上很多的演讲、主持培训班,想提高口才就去学习一下,很快就会有很大提升。但对于外向型的律师来说,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显然比提高口才更加不容易。

 

所以,当律师不一定要口若悬河,舌灿莲花,条条大路通罗马,内向型律师说不定会走的更快。

 

戚谦  

河南成务律师事务所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性格决定命运虽有一定道理,但对于律师而言,性格外向与否,不应与其优势或劣势存在必然联系。

 

律师的团队化、专业化已是趋势,垂直领域细分愈加明显。即是同为律师,也已有出庭律师和辅庭律师之分,讲究的是分工合作、团队作战。如为辅庭律师,精于做好庭前应诉工作,或不需与当事人多打交道,性格内向又有何妨?或许,匠心比外向的性格更为重要

 

再者,律师应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根本,性格外向、擅于沟通能锦上添花,但并非根本。当事人主要看重律师的,应是解决法律问题的专业能力。无论性格有多外向,不能为当事人顺利解决问题的律师,难属好律师。

 

有律师能说会道,情商较高;有律师腼腆内秀,术业专攻。当然,有的当事人更喜欢性格外向的律师,有的当事人却看重务实、靠谱、专业的律师,即便其性格内向。

 

因此,不必纠结性格本身,经营更好的自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梁栩境

广强律师事务所

 

我认为内向或外向,对于律师而言,不应以是否口若悬河,是否舌灿莲花来进行划分,毕竟优秀的表达能力是律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故划分内向或外向型律师,应该从出事方式以及和客户相处等方面进行考虑。

 

例如,有些律师希望和客户打成一片,与客户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从中培养信任感,从而展示自身的业务水平,我认为这便是外向型律师;而部分律师则是通过自身办理的案例,以及以往既有的宣传,让客户了解自己,同时与客户保持适当的距离,我认为这便是内向型律师

 

对于外向型律师,主动地“出击”,展示自己,当然能够产生“先发制人”的效果,但与客户关系如果拿捏不好,亦难免出现言多必失的情况;而对于内向型律师,有时候过于“保守自封”,亦会错失客户与机会

 

我认为内向并非劣势,毕竟内向性格的人会给别人一种冷静的观感,而内向性格的律师,会让别人感到稳重、沉着,给别人一种能够恰当处理案件的安全感。故无论外向、内向律师当然都能够在律师界打出一片天空,关键还是看对事情的拿捏以及对自身业务能力水平。

 

董澍

宁夏黄河志律师事务所

 

堂堂之言必由细细心语,法律人有着自己的思维逻辑,有着区别于他行的行为准则,严谨、有序、慎言、笃行

 

法庭之上亦或专业场合心中多有运筹在胸,我辈或多表现为仗义执言,铁嘴铜牙的外向形象,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必然深耕于一个个寂静无人的夜晚手不停缀,落纸如飞的勤奋,这让律师似乎又多像一个从内心寻求力量的内向者。

 

但内向亦不一定是苦言羞涩,外向也不一定热情奔放不加自控,律师行业固有的文字及理论要求让我辈不得不勤书苦读,纵然万分不愿,难免也要牺牲休息甚至浪漫的时间并压抑过多的个人需求。但到了需要将胸中之学并发的场合,细致的准备,广袤的学识自然能够让你轻易驾驭各种复杂的场景,给当事人、法官、同行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与其说,我们会不经意发现你我他潜藏的内向性格,不如说律师这个职业要求你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及工作方式让一个律师在通常的认知中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内向学者以及一个沉稳的外向达人。

 

张华东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

 

一个人独处,很难讲这个人的性格是“内向”,亦或是“外向”。但是,在群体中,一个人居于环境的状态,以及这个人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基本可以展现这个人的性格特质是“内向”或者“外向”,这是体现了一个人的融入、参与、协调的能力,从而影响甚至决定了这个人在这个环境里的生存能力与竞争力

 

律师,是取得律师职业资格的人,在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自然挣脱不掉作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由此,可以推论在律师职业群体中,必然会有在人际交往与业务发展中的“外向”型律师和“内向型”律师之例。

 

性格,与职业是有必然联系的。抛开“星座说”、“血型说”等,仅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观察,概览律师职业群体并不都是“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的影视人物形象,实际上有不少内向性格的人结合自身的爱好、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了律师行业,其中不乏有些已经成长为律师中的佼佼者。

 

内向性格对于律师的发展而言,不能简单以“优势”或“劣势”而论,这更多的是取决于这位律师的工作模式与业务发展模式。如果一位律师没有业务来源且性格内向,固然很难有健康高效的职业发展。但是,当这位内向型律师立足于授薪职责时,则定会是安身立命之人。阅历证明,性格内向的律师大多是交际少、攀比少、不贪多,更容易做出业务成果,更容易走上律师执业的专业化。

 

当然,在律师执业的专业化程度日益丰富,律师职业的团队化建设日益强化的时代背景下,性格内向的律师在业务开拓与执业合作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短板,有必要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灵活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律师职业发展环境。

 

下期预告:

 

很多时候,客户会根据着装打扮判断眼前的律师是否值得信任,进而影响到整个案件是否顺利。那么,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关于着装打扮有哪些心得?如何通过提升个人形象营造体面的职业感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微信号:wusongyueduxms),或发送至投稿邮箱(tougao@wusongtech.com),和我们分享。

 

如果你有其他想聊的话题,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