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类,但会超越你
王平   2017-06-12
 
文/王平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一、人工智能挑战人类事件回顾

先说最近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较量的三个事情:

第一个事情,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四季的节目当中,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挑战“水哥”王昱珩和“中国战队队长”王峰,双方都在挑战“图形识别”这个项目,从非常模糊的图形当中识别出正确的图形,结果是:人工智能获胜。

第二个事情,柯洁对战AlphaGo,柯洁是人类围棋选手当中的世界第一,但是在和AlphaGo对战的时候,三局都输了,其中第二局的表现被“对手”评价为完美。

第三个事情,人工智能Aidam和高考状元挑战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卷,最终Aidam拿到了134分,高考状元们平均得分135分。虽然人工智能貌似输了,但是做题速度快,Aidam只用了不到10分钟,状元们花了一个小时。

看到这里,人们不淡定了,觉得完了,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了。

二、人工智能比人类优越在哪儿

我们先说人工智能当中的“智能”,即人工的机器人什么时候会被认为具有智能?1950年,阿兰·图灵博士在《思想》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计算的机器和智能》,提出了“图灵测试”的基本方法:让一台机器和人坐在幕后,让一个裁判同时与幕后的人类和机器进行交流,如果这个裁判无法判断自己交流的对象是人还是机器的时候,就说明这台机器拥有了和人同等的智能。计算机科学家们认为,机器可以做到以下几件事情就可以认为具有了图灵所说的那种智能:

1、语音识别;

2、机器翻译;

3、文本的自动摘要或写作;

4、战胜人类的国际象棋冠军;

5、自动回答问题

今天的计算机呢?“Siri”和“Cortana”可以做到语音识别;谷歌翻译、百度翻译可以做到翻译;DeepBach(深度巴赫)可以创作出风格高度接近巴赫的作品;AlphaGo战胜了人类围棋手;你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就可以回答问题(尽管有时候表现很差劲)。

人工智能优越人类的所谓“智能”在哪里呢?数据收集和计算能力。

“小度”可以根据图形概率识别出现场女生;AlphaGo可以每秒计算亿亿次来分析棋局的各种可能;Aidam可以将数学定理与题干结合起来分析解题思路。

人类想要在数据收集和计算上战胜人工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最原始的机器开始讲,我们想要走的更远,于是发明了汽车、火车和飞机,没有人会傻到跟汽车比赛跑;我们想要看得更远,于是发明了望远镜,可以“看到”宇宙的边缘,但人不会傻到觉得看不过机器而惭愧;我们想要看的更细微,于是发明了显微镜,可以看到纳米级别的细菌;我们想要记录自己的画面,于是发明了照相机和摄影机,没有人会觉得画画画的没有照片像而丢人;我们想要计算的更快,于是有了计算器,后来的计算机,尽管有陈冉冉和土屋宏明这样的“闪电算高手”,我们也不会因为算的慢过机器而惭愧。

人类发明工具的本来目的就是去一些自己做不到或者可以放弃不做的事情,现在工具做的比自己好的时候,为什么要惭愧、恐慌、失措呢?

三、人工智能如何取代人类的部分技能

当我们分析人工智能的种种能力的时候,我们发现为什么会有人惭愧、恐慌和失措了,因为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的技能会取代人类,进而让部分人类失去饭碗、丢了工作、生活没有着落。

我们先来说说驾驶领域--司机,我们都知道,老司机开车开的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路况很熟悉;2、驾驶技能好,很熟练的操作汽车上的各种按钮;3、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强。人工智能可以轻松取代前两种能力(第三种能力还无法超越人类),“高德地图”等地图软件轻松超越老司机,既然人操控汽车是为了让汽车各个部件协作,不如直接让汽车自己动起来。

看过《速度与激情8》的人都会记得剧中这样一个场景:暗黑的女反派通过后台计算机的操作,将一千多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变成了“僵尸车”,围追堵截目标车辆,让唐老大成功拿到了想要的东西。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代人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后背发凉,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在每辆车上都实现了,汽车的安全性不是大大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因为黑客可以通过计算机后台就控制每一辆车进行自杀式行驶,这太可怕了!!!

配药师就是按照医生开的药方匹配特定类型和数量的药,人工智能可以取代;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就是把一个个零件组装取来,人工智能可以取代(特斯拉和富士康的生产线);司机就是把人和货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自动驾驶);老师就是把现有的知识通过某种方法传递给他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可汗学院)等等(关于人工智能的极致状态,可以参考《神盾局特工》里的Aida)。

所有基于信息搜集和匹配计算能力的人类技能,都将被人工智能超越。

四、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的地方在哪里

我们人类骄傲于自己身为人类,并不在于我们跑的远、飞得高、算的快,而是我们具有独立的创造性思维和开创性精神,我们的关注点在人,而不是工具。

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开创性精神,是人工智能无法超越和取代的。

即便DeepBach可以创作出与巴赫高度近似的作品,但给人以震撼的不是巴赫作品中的音符,而是其中蕴含的情怀;AlphaGo可以战胜柯洁,但围棋是人类发明的;Aidam可以做题速度超过高考状元,但解题根据的那些定理是人类发明的;微软小冰可以写出《阳光失了玻璃窗》,但语言符号所蕴含的意思是人类赋予的。

如果你的工作技能当中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需要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思考、判断,最后做出决策,那么,你就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五、法律人可以用人工智能做什么

对于现阶段的法律人而言,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或超越我们,而是会成为我们的工具,帮助我们做的更好。

法律人(单指律师)的工作从类型上分成两种,一种是机械性工作,一种是创造性工作。

机械性工作就是大量的、重复性的、低智力的活动,比如计算工作(诉讼费、违约金、利息等);工作内容的记录和统计;庭审笔录的记录;法律法规和案例检索;外部律师合作信息检索;日程安排、团队协作、清单任务、工作提醒等等。这些工作在现阶段都是给律师助理的工作,有诸如法小淘、Alpha、金助理、无讼助手、印象笔记、Things3、坚果云等工具可以帮助做到上述工作,那就大胆的去用这些“低级”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助手。

创造性工作就是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比如庭审策略制作;法律意见书撰写;代理词、答辩状、证据编排;服务产品研发;流程设计;谈判策略;团队合作模式;律所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就是律师服务的价值所在。利用人工智能大大节约了机械性工作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律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创造性的工作。因为任何一个律师都会做机械性的工作和部分创造性工作,但优秀律师与普通律师的区别就在于创造性工作的含金量,这就是人工智能无法超越和取代的部分。法律服务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分析,还有对人的关怀和对法制未来的畅想。

六、法律+人工智能未来畅想

我们不妨大开脑洞,畅想一下未来的律师在人工智能帮助下的工作场景:

7点30分,何律师从睡梦中起来,抬手看了一眼Smart Watch,今日日程安排:顾问客户续约访谈、借贷纠纷客户拜访和仲裁委开庭。

8点00分,用手机叫了一辆“共享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去办公室需要半个小时,他在车后座展开他的平板电脑,点击“法律神助手”,查看最近办理的8个案件的进展,点击“展开”,8个案件的流程图向两边展开,其中有4个案件已经临近开庭,2个需要执行,2个尚未签约。何律师点击其中需要开庭的案件中“庭审提纲”查看团队刘律师提交的庭审提纲,使用语音输入自己的修改意见;点击需要签约的案件中“委托签约”,把工作分配给助理小李。点击手机中远程控制软件,打开了自己的办公电脑和HUB

8点30分,到达办公室,27寸的一体机和88寸的HUB多点触控显示屏已经打开,何律师询问人工智能助手小阿:“小阿,打开我需要开庭的4个案件流程图”,HUB上显示了最近的4个案件,买卖合同纠纷、2个借贷纠纷和建设工程纠纷,其中建设工程纠纷明天上午十点开庭,其中对于工程质量存在争议。小阿语音提示:“王总今天上午十点过来拜访,安排在10号会议室,已通知刘律师和小李”。

9点00分,为了拿下标的2个亿的建设工程纠纷案件,何律师戴上AR眼镜,涉案房屋结构展现在面前,本科学习理工科的他一眼就看出了施工方的问题所在,他将关键点导出制作视频,以备提交法庭参考。

10点00分,王总带着借贷纠纷的材料来到事务所10号会议室,小李把平板电脑接上会议室大屏显示器,根据王总提供的资料,将基本信息输入“案件胜算预估系统”,大屏显示,王总的诉求如果在合同签订地起诉,得到支持的概率为12.5%,若在合同履行地起诉,得到支持的概率为87%,何律师综合分析之后,建议王总在合同履行地起诉。王总将信将疑,本案标的8700万,他不敢轻易委托,希望再考虑一下。刘律师通过平板展示了本所智能知识库当中的“借贷纠纷”部分,大屏显示:本所代理借贷纠纷案件125件(原告方110件,被告方15件),综合胜诉率为97.6%。思虑再三之后,王总决定委托何律师和刘律师代理。助理小李把客户信息输入“诉讼流程管理系统”,生成一条新流程,进入风险评估和第一次会议讨论环节,小李根据王总借贷纠纷关键词,在“神奇案例”中找到相关案例68件,导出一份《案例检索报告》。

11点10分,何律师把下午五点需要在仲裁委开庭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案卷调出来,重点阅读“庭审提纲”和“案件检索报告”,小阿语音提醒:“下午两点,孟总顾问续约洽谈”。

12点00分,何律师签收了一份无人机快递送来的《商事诉讼策略分析》的书,然后下楼吃午饭。

12点35分,小阿语音提示:“下午两点,孟总顾问续约洽谈,需要携带《顾问工作报告》,已通知小李准备”。

14点00分,在孟总顾问单位大会议室,小李通过平板电脑的投影功能在会议室白幕上投影110寸屏幕,详细展示了过去一年的顾问工作内容,其中“合同审查”耗时134.5小时。何律师综合分析了孟总公司发展情况,详细阐述顾问律师的作用,指出公司在合同签约上可以再行优化,减少签约环节,提高效率。该报告还分析了公司发展中的风险点,孟总表示上个星期就有一起合同纠纷,公司准备融资,不想太大影响。经过洽谈,顾问顺利续约,顾问费上涨30%。

17点00分,仲裁委开庭,何律师向仲裁庭提交了“案件时间轴图”、“人物关系图”、“争议焦点图”,仲裁委人工智能“小仲”负责庭审记录,何律师事先将答辩意见导入小仲系统中。为了让仲裁庭更直观的明白申请人的违约行为,何律师拿出平板电脑投影出110寸大屏幕,动态演示了申请人多次买房抵押的整个过程,将其中关键点红色闪烁提醒并链接我方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18点30分,庭审顺利结束。

19点30分,与刘律师、王律师和小李一起在办公室讨论明天上午开庭的建设工程纠纷案件。王律师在外地出差,明早回来,通过“多人在线视频全息投影系统”,王律师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办公室。大家一致认为,施工方的违约行为直接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是本案的重点,小李在HUB上展示了此种情形下法院的裁判观点,分为三种类型,四人讨论三种类型出现的可能性。

21点30分,会议结束,何律师让小阿标记今日工作完成情况,HUB上显示,建设工程纠纷案件流程完成度从67%增加到76%,进入“出庭”环节。上午洽谈的借贷纠纷已经经过风险评估,案件流程完成度为23%,进入“委托签约”环节。

22点00分,手机呼叫“共享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因为晚上要看今天买的书,何律师在路上睡了一觉。

22点30分到家,智能手表已经提前打开了空气净化器、空调和室内灯。何律师拿起今天买的书阅读。

23点00分,小阿语音提醒:“明天上午十点,建设工程纠纷开庭,地点中级人民法院22法庭,已通知小李准备庭审资料,王律师明天早上八点到达事务所”,何律师满怀自信的睡了。

以上是对人工智能对于法律行业未来影响的畅想,案件检索系统、诉讼流程可视化展示、AR设备辅助调查、案件胜算预估系统、智能语音助手、全息投影视频会议等等,都是未来人工智能可能超越人类的地方,我们需要避开这些领域,而在诸如创造性思维领域去发挥自己的特长。
 

 

编排/谢昊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