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夜聊会特刊征稿文章。点击此处可进入征稿帖~欢迎分享你的经历
文/郭俊苗 北京中伦文德(天津)律师事务所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标明作者和来源
学生时代总是幻想有一天成为 Office Lady 的画面,终于2016年的6月我走出象牙塔,踏进了社会大学,只是一切都还未准备好,身份的转变竟来得有些突然。离开了习惯的校园生活还有朝夕相处的伙伴,远离了熟悉的故乡,来到一座陌生又崭新的城市,应聘成为了一家律所的员工,成为了一名菜鸟律助。生活就是这么猝不及防,还没学好如何优雅地告别,就要开始艰难地落地生根,很快就开启了全新工作模式。
做律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整理档案,可能听起来有一些枯燥,如果只是机械地排放文件资料,无趣又无用是必然,但是抱着一种学习和探索的心态却又是受益匪浅,认真阅读其中的资料不但能够了解到整个案件的基本流程和办案思路,还能学习到诉讼文书的写作,不断汲取前辈的经验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甚是开心,我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吧。
审合同亦是日常,顾问单位的各类合同都需要律师的修订审查,对于律师而言不仅需要了解交易背景、交易模式,亦需掌握合同的审查要点,小到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包括法定代表人、住所等核实都不能马虎。起初因为没有丰富的相关经验,仅凭着基本的理论知识,虽说尚有“点滴存货”但用起来真是捉襟见肘,总是战战兢兢,担心把握不好重点,之后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之下,工作之余又看了关于合同审查的相关文章和书籍,现在审合同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做到根据合同种类的不同把握不同的风险点,并不断积累和总结,也慢慢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审合同方法。
加入团队一个月,接到的第一个非诉业务就是法律尽职调查。第一天进场调查整个人都是懵的,不知道要调查什么,也不清楚那些文件资料有什么用途,只是机械地对照尽调清单请对方公司提供相应资料,当时我内心极度慌张却还要表现地游刃有余,很是尴尬。所以接下来的几周时间,我都在恶补尽职调查的相关知识,记得看了很多文章,学习其他律师出具的尽调报告,还查阅了相关书籍,真的是现学现记,边学边用。这个项目是关于房地产方面的,因此还需要学习关于房地产方面的各种相关法律规定、各种相关证件的办理流程以及审计会计方面的知识。这个时候也我让对律师行业也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仅仅知道法条根本举步维艰,尚有大量的东西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终于,我能够基本看得懂审计、评估、验资报告还有财务报表,也知道房地产商的所谓五证,还有验收结算等事项,还要根据客观事实情况结合法律规定出具法律尽职调查报告,这是一个整理、梳理和总结的过程,要严谨认真更要客观公正,在团队老师指导下改了四次才定稿,幸好成果是令我自己满意的,还算欣慰。
之后又做了两个项目的尽调,相比之前心态上轻松很多,准备工作也做得比较充分,提前做好了工作清单,检索了法条规定,也清楚知道自己的调查重点,做起来更有条理。此外,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做尽调千万不能凭主观判断,必须依据客观资料和事实情况,不能仅听工作人员的一面之词,必须进行核实与查证,报告当中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述,如果实在无法核实到的情况就做好相关笔录请目标公司负责人签字盖章将事实情况固定,这样既能全面了解事实真相,更能减少律师的执业风险。写法律意见书也是如此,要将事实情况与法律规定相对照,从法律角度发表律师观点,提出律师建议,同样全方位的考验律师工作,稍有疏漏可能就阻碍整个项目工作的顺利推动。律师工作就需要律师孜孜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机械地工作既无效率更会让自己停滞不前。
现在工作已满七个月,这段时间的历练让我体会到法律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但还是会觉得沮丧,觉得受打击,很多事情自己并不能很好把控,甚至会出错,偶尔也会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是否适应周围的环境,得团队老师的宽容和朋友的鼓励,还是觉得自己可以更努力,变得更独立更有自信。新的一年希望自己提升执行力,继续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编排/李玉莹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