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超 湖北磁湖律师事务所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标明作者和来源
本人于2016年8月下旬在中部省份的一个地级市(非省会城市)的不到十人的律所申请实习,11月中下旬参加了省律协组织的实习律师集中培训。至今不知不觉来律所实习已经近四个月了,看着无讼阅读上实习律师同仁们写的有关实习话题文章,内心也想写一些文字与同仁们分享下自己实习期间的所思所得。下面笔者从实习律师角度,结合自身的亲身体验,具体谈谈对律师行业、实习律师的一些粗浅看法和认识:
一、在谈看法和认识之前,先介绍下笔者的实习经历:
在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之前,笔者已经有近8年的建筑施工企业法务工作经验、1年的民商事仲裁工作经验,在本城市工作也有9年时间,虽然未直接从事律师工作,但从未远离法律行业。尽管从旱涝保收的国有企业、仲裁委转身离开,但笔者没有一丝的后悔。法律人多少都有点律师的梦想和情结。刚入所,笔者就向律所主任(也是本人的实习指导老师)提出,不要实习补贴,实行提成制。事实证明,笔者的想法和做法也是正确的。没多久,就陆续接到了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离婚等8件诉讼案件,其中有3件是指导老师提供的信息源。虽然这些案件标的额不大,收费也不高,但是仍然保障了我的基本生活,极大鼓舞了笔者的信心。这些案件笔者都与所内的一名年轻执业律师合办,大家相互配合、相互补台,合作起来比较愉快,也是一大美事;平时指导老师还安排一些非诉业务让笔者参与、让笔者与其顾问单位对接一些非诉法律服务,既能让笔者接触不同当事人,也能锻炼笔者处理非诉业务的能力,关键是还能赚取点收入,真是快哉!
二、笔者对本地律师行业的初印象:
1、无论是省城规模律所还是地级市、县城的几人小所,律师单兵作战的情况仍然是较为普遍的。有些律所尽管宣称团队化,但其实就是业务营销和业务承办的分工合作而已,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团队化。可见,虽然团队化、专业化是律所的发展趋势,但是仍然有着较长历程。
2、律所的劳动关系管理仍处于萌芽阶段,律师与律所之间到底是何种法律关系,连资深律师都认识模糊。笔者曾在本地省律协组织的实习律师座谈会上问过省律师副会长此问题,律协副会长对此也语焉不详,建议目前按行业规矩处理。
3、目前律师行业业务分布情况依然遵循着“二八定律”,即20%的律师承办着80%的法律服务,而且这种业务资源集中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部分律师,尤其是执业不久的青年律师面临着办案很少或无案可办的窘境。
4、律师看似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职业,其实是全天候处于待命工作状态,因为律师永远不知道当事人会何时联系自己被要求提供法律服务。律师工作起来,就是“五加二”、“白加黑”。行业内有人戏谑律师“有案子忙死、没有案子愁死”。
5、律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如今社会日新月异、各类信息层出不穷、法学理论推陈出新、法律法规更新加快、司法解释、案例烟波浩渺,律师作为法律从业者、矛盾解决者,必须要熟悉社会人情变化、精通法律法规,才能适应社会变化、回应客户期待。
三、笔者对实习律师的认知:
1、实习律师的定位。全国律协的实习管理规则明确规定了实习律师不能单独执业,一般只能作为律师助理、辅助出庭者等角色参与法律事务的承办。这一制度性规定就相当于将实习律师定位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以实习律师只能谨守规矩、守好本分,扮演好法律服务辅助者角色,不能给自己造成“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局面。
2、实习律师的报酬。实习律师的上述定位决定了实习律师的报酬不可能太高。本省律所对实习律师的月度报酬从500元至5000元不等,多数律所实习律师的报酬在月均2000元左右。按照目前这种生活水平,如果不考虑居住成本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若考虑居住成本则只能啃老本或依靠家庭接济了。也正因为是这样,不少实习律师在实习这条路走着走着就掉队了。
3、实习律师的日常工作。实习律师刚入行业,只能承担一些助理、辅助的工作,很有可能就是给师傅(实习指导老师)打扫办公室、擦办公桌椅、复印各类文件、检索法律法规、协助接待当事人、草拟些诉状、答辩状、代理词、去法院送送材料、给师傅开车、拎包、甚至帮师傅处理家庭事务等,所有这些琐事构成了实习律师全部日常工作,干起来毫无成就感可言,甚至会怀疑律师到底是干什么的。
4、实习律师的自我提升。实习律师要充分利用一年的实习期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在日常琐事中学习:在整日跟随师傅出入各种场合时,可以学习师傅是如何游刃有余地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在协助做一些诉讼事务时,可以学习师傅是如何将零散证据材料有效地整合一起达到自己的证明目的;在协助接待当事人时,可以学习师傅是如何面对刁钻的当事人、如何把握当事人的心理等;
在书本中学习:现在网络上各种办案攻略、技巧、策略汗牛充栋,尽量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带着具体的问题去学习、研究,这样才可能效率更高。另外学习资料尽量选择权威渠道发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例解析;
向业内同行学习:行业内的律师必定各有所长、且蛰伏着一些其貌不扬的高人,实习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果实习律师抱着虔诚的心态,勤于思考、勤于发问,一些业内前辈还是愿意倾囊相授的。
四、笔者实习四个月来的感悟:
1、实习律师一定要选择一个好师傅和好的律所平台,笔者觉得师傅的重要性大于律所平台。一个好的师傅不仅会无私地教你执业技能、支付你实习报酬,而且会将一些良好的执业习惯、执业风格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给你,这才是以后正式执业所需要倚重的。律所平台的大小、专业化方向和程度、管理的松散或紧密程度,也是实习律师选择律所需要关注的,但是笔者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主要是看自己的需求点是什么。
2、实习律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毕竟律师是一个凭借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谋生的职业,只有专业素养过硬,自信才能自然流露,才能坦然应对各类纠纷处置。
3、实习律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可被利用价值和附加值。只有自己不断被人想起、被人需要、被人利用,自身的价值才会被不断显现、放大,自己也才会得到更快的成长。如果实习律师额外有一些专长,如驾车、制作精美PPT、体育运动,也会有机会得到他人的垂青。
4、实习律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确切来说,要不断改进自身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律师是个专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掌握好了与人交往的窍门,自然也就能够自如地在律师行业中摸爬滚打。
以上是本人在律所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些粗浅体会,写出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想给后来者一些启示和参考。但由于目前实习时间较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认识,请各位方家海涵了。
编排/卢明亮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