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按:
二胎能生了,到底生不生?这对很多高知女性来说又成了一道抓耳挠腮的难题。尤其是女律师,大多数为了工作,本来就结婚迟,生头胎已经是职场的一道难题,要么放弃之前好不容易积累的客户,要么必须想法将客户过渡到生育后。如果再生二胎,又面临一次同样的问题,育龄的女律师事业家庭都处于中坚力量,这让女律师们多了更多纠结。律新社小编特理解,之前听过很多女律师生育期间的“神勇”故事,最厉害的是上午在产房,次日就去见客户了。你不要张嘴,这是真的!孩子和事业,对女律师而言真的不容易。
文/莫煦冰 律师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律新社(lvxinnews)”授权无讼阅读发布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朋友圈里各种热议,有人心动立即行动备孕二宝的;也有人调侃幸好不是“必须”生二孩…… 从计划生育,单独二胎到全面二孩,越来越多的家庭,特别是育龄女性开始陷入纠结。作为独一代(第一代独生子女),同时也是一个三岁男宝的妈妈,从2013年单独二胎政策出台时看到同事生二宝也曾有过纠结,二孩政策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平静的心湖又起微澜。生或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首先,这是个涉及生育权的法律问题。公民的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1968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时距之基本人权”。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首次将生育权明确写入国际公约。该公约于1981年9月3日生效,中国是该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我国1992年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一次在立法中规定生育权。
女性主义理论的先驱,法国思想家西蒙?波伏娃提出“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根源在于生育”。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里,妇女可能由于丈夫的要求而被迫生孩子,为了加强对妇女弱势群体的保护,联合国的人权文件和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才特别强调妇女的生育权,给妇女提供一种特殊的保护,使妇女在法律上与男性强势群体一样具有平等权。作为律师,我很了解自己的权利: 生育与否首先取决于女性的意愿,生或不生都是行使生育权的方式。但是,该如何行使这一权利呢?对于女律师来说,同样令人纠结。
其次,这是个生理问题。女性的育龄时间一般可持续30多年,25-35岁这段时间是生育功能最旺盛的时期,进入更年期(45-55岁)后,生育力就逐渐减退,最后生殖器官萎缩,月经停止。这时生育力也就完全丧失了。优生学家认为,女性最佳生育期最佳的受孕年龄在女性的24~29岁。女性过晚育,特别是在35岁以后才怀孕,患妊娠高血压症、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难产、手术产的机会都会增加。产后,新生儿发生窒息、损伤和死亡的几率也会加大。
如今高知女性晚婚比较普遍,30岁以后结婚生育的不在少数,等到二孩政策放开考虑生二宝时就可能正处于35岁上下。女律师要取得执业资格,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然后至少在律所实行满一年才能申请律师执业证。司法考试报名资格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现在则是放宽到法本大学三年级可以报考。因此,女律师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女律师作为高知女性,不断学习深造,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不在少数,有可能因为学业、工作推迟生育。当然也有女律师是本科毕业即结婚生育的,这些育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妈妈更倾向于选择生二宝,大宝与二宝年龄相隔3~5岁,甚至更多。因此,处于育龄临界值的女性最为纠结,有人说75后妈妈对于生二胎是最为纠结的,颇有道理。
再次,这是个经济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未来肯定会带来母婴产业的兴盛,甚至可能对于房地产业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对于生二宝的家庭来说也增加了极大的经济压力,特别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奶粉尿布的支出还是小数目,未来一个三口之家升级为四口之家可能带来改善住房的迫切需求,原来的两居室可能需要换成三居室,未来二宝的教育费用也将是一项较大开支,甚至有的家庭中女性可能离开职场成为全职妈妈,也有可能怀孕期间公司要求调岗或是生完二宝回归职场时公司要求调岗或解除合同。对于女律师而言,无论你是受薪律师还是提成律师,一般而言工作的减少也意味着收人的减少。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果已经是合伙人或主任级别的女律师,经济上可能受到的影响会小点。
再则,这是个社会问题。中国推行的计划生育,对公民来说不是强制性义务,是倡导性义务,单独二胎或是二孩政策也同样。作为独一代,特别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将面临一个尴尬局面:一对小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两个孩子,孩子成年后可能也要生育两个以上的子女…… 身为独一代,赡养老人如果时没有兄弟姐妹帮扶,生育二宝,将来可能需要帮助两个子女照顾四个孙辈,想一想就觉得晚年责任重大,可能还需要给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养老问题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决,二孩政策也应该有相应的社会福利作为配套支持,否则无论是单独二胎还是全面二孩政策,对于本来想生二宝的家庭是及时雨,对于很多有顾虑在观望的家庭还是雾里看花。
最后,这是价值博弈的问题。关键在于再次身为人母的女律师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律师入行至少有五年磨合期,执业五年以上渐入佳境正是事业关键期,此时怀孕生子意味着暂离职场,很可能错失良好的发展机会。不仅是最初怀孕生育哺乳的几年,如今孩子的教育也大多是妈妈负责管教,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开家长会的大多数是妈妈,孩子的教育在多数家庭也是妈妈主导。此前赵薇主演的《虎妈猫爸》热播,虎妈赵薇为了让孩子上一流的小学辞职在家自己带孩子一年,虽有些夸张但源于生活的真实感引起很多家长共鸣。选择生二宝意味这份教育子女的责任加倍,原有的资源不再是供给一个孩子而是两个。
计划生育国策影响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生男生女都一样,因此很多在精英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女性在学业及职场上均表现优异。等到她们成年后处于职业发展关键期,计划生育国策转变为单独二胎、全面二孩政策,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国家开始鼓励多生育,女律师同样面临这个选择难题:在职场上向前一步,还是暂时离开孕育二宝?职业生涯的停滞,意味着此后你需要更加努力地去追赶,而与你同期的男律师可能已经心无旁骛走得更远……
人生的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此时此刻你最重视的是什么?虽然看到同事儿女绕膝也曾心生羡慕,但是母亲以前不经意间说过的一句话影响了我的抉择,她说:只生一个,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作为独一代,从小到大常听别人说独生子女孤单,其实同学朋友也是成长中的同伴,即使有兄弟姐妹成年后也可能各奔东西;有人因为害怕孩子孤单想生二宝,其实他们不了解独生子女突然有了一个弟弟或妹妹分享父母的爱和关注可能感觉更孤单。工作和家庭需要平衡,能够给孩子的亲子时间本就不多。有人说生个二宝可以让他们互相陪伴,但那是不同的。既然时间和资源均是有限的,我愿意把他们都给我最爱的宝贝,他是我唯一的孩子,一如我的母亲当初对我一样。谁说妈妈对孩子的爱不能是唯一呢?
生育权对于女性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了我们创造生命的天赋,也让我们的生命从此有了更多甜蜜的负担。作为一名女律师,我也是温和的女性主义者,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但首先要忠于自己。计划生育或是全面二孩都是倡导性义务而非强制性义务,既然不是必须生二胎,我决定以“不作为”的方式行使此项权利。
实习编辑/张雨
为无讼供稿/tougao@wusong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