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讼按:合同审查是法务在业务操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怎样条理地对一个合同进行解析并发现其中的法律风险和漏洞呢?本期法务部专栏为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从一个真实案例切入,手把手教您怎样庖丁解牛,将一个合同中的问题分析得明明白白。
文/Richard
来源/微信公众号 法务阶梯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背景情况是这样的,一家园林绿化公司甲,承接了一市政项目的绿化工程,由于人手不足,拟将该绿化工程的人工部分发包予自然人乙,遂双方拟定了合作协议。我们的任务,是站在甲方立场来进行审查。
以下是合同初稿,为便于分析,文章作了大幅简化。
分析材料
某某工程合作协议书
甲方:XXX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乙方:黄XX 身份证号码:XXXXX
甲方于二〇一四年承接某某市政道路绿化项目,现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合作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合作内容
甲方将绿化项目部分现场施工作业的人工部分与乙方合作,由乙方安排人员到绿化项目指定现场完成施工作业的人工部分。
二、作业地点及时间
1、具体作业地点及时间根据具体绿化项目及甲方指定。
2、甲方于每次绿化项目施工前七日通知乙方。
三、费用及结算
1、费用:人民币壹拾万元整(小写:100000元),不包税。
2、支付:工程完工后一次性支付。
四、合作期限
自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6月31日。
五、作业规则
1、乙方作业人员应按规范认真作业。
2、乙方作业人员应安全作业,应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着反光衣、劳保胶鞋。
3、乙方作业人员应文明作业,禁止穿拖鞋、凉鞋或赤脚赤身作业,垃圾应及时清运,严禁向作业区外抛洒垃圾等任何物品。
六、责任分担
1、甲方对乙方的作业进行技术指导、监督,对乙方每次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如甲方发现乙方作业不符合质量要求,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扣减费用。
2、乙方应指定一名绿化专业人员负责作业安全及管理工作。
3、乙方必须为每位作业人员购买赔偿最高额不低于人民币贰拾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保险单复印件交甲方留存。
4、乙方应确保每次每人作业时保险处于有效期内,未购买保险或保险失效的人员不得进场作业。
5、乙方应负责生产中的安全监管,自行承担作业人员的全部安全责任,做好安全教育,配备必须的安全用品。
6、乙方自行解决作业人员的接送、住宿和用餐。
7、因乙方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造成的自身或对任何第三方的损害,其责任由乙方全部承担。如甲方因此向任何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的,甲方有权向乙方追偿。
七、协议解除
1、经双方协商可解除本协议。
2、甲方可随时单方解除本协议的情形:
(1)乙方人员作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2)乙方人员作业过程中不符合作业规则的;
(3)乙方未按合同规定给作业人员购买保险、保险未生效或已过期的;
(4)因乙方人员作业过程中造成自身损害或他方损害的;
(5)其他乙方人员作业问题。
八、其他
1、因签订或履行本协议发生的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本协议一式肆份,甲方持叁份、乙方持壹份,经签章后生效,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3、附件:
(1)乙方身份证复印件;
(2)乙方作业人员保险单复印件。
各方签章:
甲 方:XXXX园林绿化公司
法定/授权代表:
乙 方: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看完了吗?麻烦再看一遍,我们接下来的文章会对这个案例进行解剖分析。
初步审查五步搞定
打开案例,看了一遍,头有点晕,再看一遍,还是有点晕,我扶着墙逼着自己看了第三遍,终于知道个大概。这是合同吗?这根本就是一堆文字乱码嘛。
硬着头皮上。
我们暂且把这个破合同丢在一边,先理一下思路。
一个合同到我们手上,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初步审查,二是实质审查,如果有强迫症,还可以做第三件事,就是重新布局,文字提炼,重新拟稿。为了多挣稿费,今天我们只聊初步审查。
初步审查,也叫形式审查,这一步,我们只需在形式上对合同进行审查,用到的方法主要是与审查规范相比对,不需要深入思考,更不需要模拟。根据David与同学们介绍的合同初审要点与方法,我们要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流程是否合适
为简化,我们确认该合同采用的审批流程无误。
2、合同摘要是否清晰
为简化,合同摘要描述没问题。
3、是否有签订依据
为简化,我们确认,该合同已经具备了如下依据之一种:
(1)会议纪要;
(2)业务部门行政审批文件;
(3)上级批示;
(4)与合同相对方往来函电;
(5)业务发展计划;
(6)其他相关说明,等等。
4、文本表述是否规范
这合同中不规范的描述较多。
(1)对项目描述不一致。合同封面标题为“某某工程合作协议书”,而正文中对项目的描述又是“某某市政道路绿化项目”;
(2)主体名称不一致。合同首部甲方主体为“XXX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而签字页甲方主体变为“XXX园林绿化公司”;
(3)日期表述方法不一致。正文前端对日期的描述方式是“二〇一四年”,而在描述合作期限时用的却是“自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
(4)金额表述不规范。如“人民币壹拾万元整(小写:100000元)”,正确的表述方式应为:“人民币壹拾万元整(小写:100,000.00元)”,或者“人民币壹拾万元整(小写:¥100,000.00)”。
5、附件是否齐备
需要审查的合同附件包括以下几类:
(1)合同主体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及资质证明。本合同有乙方身份证明,且与本人核对无误;
(2)合同如为补充合同,主合同是否一并提交。本合同不存在这一情形;
(3)合同提到的其他文件是否提交。本合同提到了乙方应为施工人员购买保险,经审查,已经提交,且保单仍在有效期内,没问题。
经过形式审查,我们已经梳理了这个合同的一些问题,但先别急着改,还得交给下一环节——实质审查,只有经过实质审查后,才可能发现藏在后面的更大问题。
进入实质审查前,我们还是要静一静,为实质审查理一理思路。实质审查要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是否合规,二是是否有可操作性。
OK,我们开始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答案揭晓
先看是否合规。
这合同的实质,其实就是劳务分包,那规范劳务分包的相关法律有什么呢?查询下,规定很多,《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等等等。鉴于我们只是在讨论审查思路,为简化,我们仅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为参照来进行审查。
一、劳务分包的承包人为没有资质的自然人,违反办法规定
办法第八条,“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
合同的承包人是黄某某,自然人,当然也不可能有资质,这成为本合同的硬伤。要完善,必须更换主体。
二、分包内容为劳务,分包程序符合规定
办法第九条,“专业工程分包除在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劳务作业分包由劳务作业发包人与劳务作业承包人通过劳务合同约定。”
合同内容是劳务分包,无需“建设单位认可”。
三、未约定备案事项
办法第十一条,“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在订立分包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送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合同缺失了这一块。
四、未明确禁止转包
办法第九条,“劳务作业承包人必须自行完成所承包的任务。”
办法第十三条,“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
严格讲,合同应当重复该条要求,但很遗憾,没有。
比照完法律规定,我们再来看看合同的可操作性。
要审查可操作性,我们需要模拟,模拟合同的履行过程,重点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
合同签订后,合同的履行路线图应该是介个样子滴:
(1)甲布置——(2)乙作业——(3)甲验收——(4)甲给钱
按这个路线图来比对合同,问题就来了。
一、甲布置任务不明
仅约定“将绿化项目部分现场施工作业的人工部分与乙方合作”,“具体作业地点及时间根据具体绿化项目及甲方指定。甲方于每次绿化项目施工前七日通知乙方”,这样的约定,含糊不清,极易造成纠纷。
二、乙作业标准不明
仅约定“乙方作业人员应按规范认真作业”,什么规范,没说。
除了标准,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呢?作业人员伤亡、环境污染问题,这些在合同中均有提及。但是,还有没有遗漏呢?比如,作业中挖断电缆,未设置警示标志造成第三者伤害、天下大雨无法施工等等,均没有在合同中考虑。
三、甲验收标准不明
没有作业标准,当然也就没有验收标准,如何验收,端看现场人员的个人标准了。这可能为结算留下隐患。
验收如果有标准,那验收不合格怎么办?这也需要考虑。
四、甲给钱程序不规范
合同约定“费用:人民币壹拾万元整(小写:100000元),不包税。”
这里的“不包税”是什么意思?是为了对方省钱着想?鼓励对方逃税?要知道,有些税费是发包人负代扣代缴义务的,这样写,税务局要找上门来,发包人一样逃不了干系。
在规范纳税的前提下,还要考虑一种情形,即某些小企业拿了钱却不开发票,或者迟延开发票,这是会给发包人的财务人员添堵的,因此,最好还要加上一个见票付款的条款。
实习编辑/雷彬
为无讼投稿/tougao@wusong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