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一般是依据各方的过错程度、对造成交通事故的作用力大小来综合认定各方的责任比例。涉及到专业问题时,交警部门会委托相关鉴定机构进行血液酒精含量检测、血液药物检测、痕迹鉴定、车辆速度鉴定等等。其中,车速鉴定报告对于认定事故车辆是否超速、是否违反规定低速行驶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交警部门正确划分事故责任,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笔者的办案经验,谈一下律师对交通事故案件车速鉴定报告的审查思路。
一、车速鉴定涉及的主要法律规定及标准规范
1、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交通事故案件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二日内,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重新检验、鉴定。重新检验、鉴定应当另行委托检验、鉴定机构或者由原检验、鉴定机构另行指派鉴定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重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二日内,将重新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
2、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车速鉴定依据的主要国家标准是2017年7月1日起实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GB/T33195-2016),以及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业标准《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GA/T1133)。
二、车速鉴定报告形式审查的范围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GB/T33195-2016)的规定,车速鉴定报告应当具备下列形式要件:
1、载明委托方、简要案情、受理时间、车辆相关技术参数、损坏状况、鉴定过程、技术依据、鉴定意见、鉴定人签字、鉴定机构盖章。
2、对于采用的计算公式,应当明确计算原理和推论过程;
3、使用仿真再现软件的,应当载明软件名称、版本号、使用参数、取值依据,仿真再现软件应当经过省部级以上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验收和认可;
4、最终认定的车速单位应为km/h;
5、交通事故现场图、补充勘验的信息数据应作为鉴定报告的附件。
如果发现鉴定报告形式上不合法,比如对于计算公式没有载明计算原理和推论过程,可能严重影响鉴定结论公正的,可以向办案交警提出,要求予以说明或者重新鉴定。
三、车速鉴定报告实质审查的要点
根据交通事故形态和现场环境的不同,鉴定机构会从动力学理论、运动学理论、经验公式、模拟试验、仿真再现软件、基于视频图像、基于车载记录设备信息等方式中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事故车辆的瞬时速度进行鉴定,值得律师关注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鉴定报告采用的相关公式是否是国家标准推荐使用的公式
根据事故形态的不同,适用的车速计算公式也不同。《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GB/T33195-2016)对于汽车间碰撞事故、二轮车与汽车碰撞事故、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单方车辆事故均推荐了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如果鉴定机构采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与事故形态不符、或者没有采用上述国家标准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我们应当要求鉴定人说明理由。
2、鉴定报告引用的基础数据是否存在较大误差
鉴定机构一般会依据交警部门提供的交通事故现场图、勘察笔录、现场照片、监控视频等确认案件事实。如果律师在办案过程当中对交警收集的数据材料准确性存在疑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亲自去一趟案发现场,对相关数据进行核实,比如发生碰撞的两车之间的距离、制动痕迹的长度、洒落物的分布等等,发现存在较大误差的话可以及时地向办案人员提出。
3、事故现场是否存在监控录像
如果事故发生路段有监控录像,鉴定机构可能会根据《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GA/T1133)的要求,采取基于视频图像的方式对车速进行鉴定。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如果存在多个视角的不同监控视频,应当优先选择与车辆行驶路线垂直方向成较小角度拍摄的监控视频,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律师在了解现场情况时,可以留意一下是否存在更好角度的监控视频。
4、审查鉴定结论与其他相关数据是否存在矛盾。现实生活中,很多汽车都会安装行车记录仪、GPS定位系统等设备,比如从事长途货物运输的大型货车很多都会安装车载GPS定位系统,这种定位系统可以记录汽车的运行轨迹和平均速度,相关数据会上传至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实践中有的鉴定机构会套用GPS的数据作出鉴定结论,但车载GPS一般只记录特定时间内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而车速鉴定一般是鉴定车辆发生碰撞时或者采取制动措施时的瞬时速度,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5、审查关键系数的选取是否客观
瞬时车速一般是根据一系列物理公式进行科学计算得出的。在公式选取科学的基础上,公式中代入的数据也应当准确、客观。其中附着系数在相关物理公式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车辆与道路间滑动系数、翻车时车身与道路的摩擦系数、摩托车与道路滑动系数、汽车滚动阻力系数、着装人体与道路的摩擦系数等。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GB/T33195-2016)的要求,确定事故车辆的附着系数,在有条件时应当使用实车测试的方式,即采用事故车辆或者相似车辆,在事故现场路段或者相似路段进行测试;在不具备实车测试的条件时,应采用附着系数测试仪在事故现场范围内选取三个位置测量三次,选取平均值作为附着系数的数值;如果上述两种方式均不具备实施条件,则应当根据事故车辆的车型、道路情况、天气情况从《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GB/T33195-2016)附录b中选取参考值,很多情况下,鉴定机构都是从附录b中选取的数值。律师应当审查选取的附着系数数值是否符合路面情况,如果路面属于沥青路面,鉴定机构却选取混凝土路面的附着系数,那鉴定结论肯定是不科学的。另外可以查询一下事故发生当天的天气情况,因为天气会影响路面的湿度,进而影响附着系数的数值。
编排/李凌飞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