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法律顾问谈法务如何在公司内改变被边缘化的局面
李熠 李熠 李熠   2016-09-15

 

文/李熠 现任雷诺汽车中国区总法律顾问

来源/公众号律政职场先锋(微信ID:legalseed) 原标题《总法律顾问手记#48|法务如何在公司内改变被边缘化的局面》

本文由作者授权无讼阅读发布,转载须取得本人授权。

 

线下活动经常被问到法务如何避免被边缘化的问题,听到关于边缘化的各类吐槽。被边缘化的核心问题是:法务的价值在公司内部不被认同、行为模式不被接受、缺乏对公司的归属感。要解决这个难题,关键要回到如何在公司内部树立法务权威上来解决。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法务如何在公司树立权威、改变被边缘化的现状问题。


内心职业认同是法务权威感的基石


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同,首先请扪心自问:“作为法务的您,是否发自内心的认同法务这个职业?”


面试的时候,问候选人为什么想从事法务工作,回答五花八门。有需要照顾家庭的;有声称做律师太辛苦了,做法务轻松的;还有觉得自己的性格做律师不合适,可能做法务更合适;诸如此类,层出不穷。遗憾的是,基本上听不见候选人明确的说,他们就是喜欢法务这个行业、认同这个行业,是个人的从业志向;甚至说起法务这个行业的时候,他们的眼里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光芒。上述的择业理由挺坦诚,但均不是我期待的理想中的法务候选人的回答。这些回答强调的是做法务的客观因素,却鲜有发自内心的主观认同。


职业自我认同感缺失的法务,为现实而工作,并非发自内心的为认同工作的内在价值。职业自我认同缺失的法务,除了难以在工作中展露出应有的自信和专业,也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同。


选择职业方向,出于一些现实的考虑,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连您自己,对您所从事的职业都缺乏内心的认同,把它当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亦或是对现实的逃避,那么我很难想象,您在工作中会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位法务应有的职业自豪感和自信,会有兴趣去面对各种挑战并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内部客户的价值认同。


职业认同感是法务从业基石中的基石,与缺失了职业认同感的法务,谈法务的价值和权威,即便你分享再多的技巧给他们,也是无用的。唯有法务树立了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才有可能进一步谈如何在工作中使自己的价值获得认同,从而逐渐树立法务的权威。


对商业的正确理解是法务树立权威感的命门


认同自身职业身份的法务,初步具备了成为一位可以获得内部客户价值认同的法务的基础。但如果对商业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无法对商业规律、商业模式、商业思维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见解,同样无法获得内部客户的认同。


法律不是与世隔绝的,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律广泛的应用在民事、刑事和商事活动中,从而衍生出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传统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商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姿态。大量跨国公司的进驻、具有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的诞生、大型民营企业的涌现和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催生了最早一批的法务从业人员。随着近年国内商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逐渐增强,法务(In-HouseAttorney)行业也随之繁荣兴盛起来,从业机会大量增加。不难发现,法务就业机会的多寡和经济繁荣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如果要我对法务这个职业尝试做界定,我以为不妨可以做如此解释:法务是由一家特定的公司聘用的、为该公司提供专属法律服务、将商业上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最小化的、具有法律专业技能的群体。“独家专属性”、“弱风险倾向性”、“专业技能性”是法务职业的三大属性。


其中的“弱风险倾向性”,是内部客户容易和法务发生意见不同的点。商业天生具有冒险性,高风险高收益,而法务工作者的弱风险倾向性却宛如一股洪荒之力,在关键时刻将业务往回拉,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时,不仅导致内部冲突剧烈,而且导致商业团队对法务的价值不予认同,长期以往致使法务被边缘化。因而对风险的判断是否准确而真实,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内部客户对法务的贡献价值能否予以认可。


法务如何准确的识别出公司所从事的某类商业活动存在重大法律风险,而且这个风险不是理论上的风险,而是实际发生几率很大的法律风险,因而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事前规避这个风险?自然离不开对商业的正确理解。


对商业的正确理解,起点是法务需要对商业有足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一个法务工作人员,对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缺少了解的兴趣,并不透彻的了解公司的业务流程,不仅缺乏和商业团队沟通并建立共识的基础,而且基本没可能做到说服商业团队接受他的观点。


对商业的正确理解,要点是像商业团队一样的了解业务,对业务模式、项目目的、实现途径,均有清晰透彻的理解。这不仅是和业务团队建立共识的需要,更是正确应用法律于实践中的需要。商业本身就有风险,法务不应该因为惧怕风险,而在商业交易中充当“交易粉碎机”的角色。一发现问题,骨头和肉一刀切,虽然清除得很干净,但是也失去了交易机会,这是很难为商业团队所接收的。唯独法务对商业运营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商业利益的实现途径步骤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正确的识别出哪些风险是理论上存在的风险,哪些风险是发生机率很高的风险,去伪存真,对商业团队做出有信服力的说明和解释,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


对商业的正确理解,关键点是在解决方案设计时,要用商业思维去审查法律方案的可实施性,在二者之间实现精巧的平衡点。识别出真正的法律风险后,法务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否在设计解决方案的时候用商业思维去审视和修正方案,使其不仅具有现实可实施性,而且对商业的负面冲击降到最小,这决定了商业团队是否会理性的接受法务的意见,并将风险防范方案实施到位。


商业团队不是忽视风险,而是在利益和风险面前,他们更倾向于利益。这使得首先商业团队会质疑风险是否真实存在,其次会对给商业利益造成较大冲击的法律解决方案存在抵触心理。而如果法务能习惯于从商业思维出发去设计或修正法律解决方案,能解释清楚风险会真实发生,能提出最优、最便捷的解决方案将对商业利益的负面冲击降到最低,商业团队自然就对法务的方案更能认同。


对商业的正确理解,不仅是法务工作者应用法律于实践的需要,也是法务工作者和商业团队良好配合、互相认同的需要。唯有法务的价值一次次的得到内部客户商业团队的认同,法务在公司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对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淬炼是法务树立权威感的根本


如果把法务人员比作根深叶茂能为公司遮风挡雨的大树,法务的专业素养是根,商业理解能力是魂,那么法务的自身职业认同感是则其赖以生存的肥沃的土壤。三者不仅缺一不可,亦不可本末倒置。


法务要具备好的专业素养,首先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学习。公司的法务,无论是过去曾经是经验丰富的律师转型而来,还是已经在某一个行业内做法务浸润多年,都需要树立三天不学习就落后的危机感。为什么?因为我们处在中国经济高速转型时期,我们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处在一个新的法律法规、新的监管规则层出不穷的阶段。比如我所在的汽车行业,几年前大量的合资合作项目,反垄断并不是焦点。而仅仅两年的时间,汽车业的反垄断已经成了监管机构的重点,有许多新的法律法规需要学习;同时新的产业政策也在调整中,对新能源汽车、对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


法务要具备好的专业素养,其次是要做到懂行。懂行,不是简单的学习法律法规字面上是怎么规定的;而是去理解实践中监管的重点和尺度在哪里,帮助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的调整;去了解同类型的企业面对新规行政,采取了哪些可以对标的措施。如果作为公司的法务,您能跳出大家都能公开获得的信息之外,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您的内部客户——业务团队,可以让业务团队分分钟用崇拜的小眼神秒杀你!


法务要具备好的专业素养,更是要做到行为举止上的职业化,内核就是全方位“到位”。它可以外化为各种表现形式,是细节上的追求完美,比如写的邮件没有错字、格式简洁,也可以使内容上的简洁易懂、言简意赅;可以是回答法律咨询事的谨慎和严谨,也可以使提供解决方案时的比客户想得更多,并一次性告知;可以是参加会议时的准时准点,也可以是对自己的承诺言出必行。这些看似小小的细节,却是给内部客户留下对法务的整体印象的不可忽视的窗口。公司法务,如果想在工作中获得内部客户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可,这自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总结


法务想要在公司内部工作中逐渐树立权威,离不开法务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感,离不开法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的日渐提升,更离不开对商业的正确系统的理解。职业认同感是树立权威的土壤,专业素质是树立权威的根本,对商业的理解是树立权威的灵魂所在,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法务行业也绝不是失败者的避风港,相反它是高度挑战人的综合素养的工作,它欢迎的是热爱这份工作并用于接收挑战的强者。和任何一份工作一样,有委屈、有误解、有冲突,如果想在工作中树立权威,除了技能,法务工作者必须对这份职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和热爱!如能在工作中牢记并身体力行,权威逐渐树立并不是梦!


对比国外的同行,欧洲和美国的法务在公司内部进入董事会、成为高管成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美国,就经历了一个长达20年左右的InHouseCampaign阶段,我们要对此有信心。法务在中国更是最近几十年的新生事物,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挫折,都是正常的,需要和商业团队有一个逐步了解、共同进步的过程。


写下这篇小文,与各位法务同行共勉!

 

 

 

实习编辑/马瑞跃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