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说服——黄执中和你一起好好说话 | 线下课程报名
2017-05-16
“怎样在三分钟内把事情说清楚,并且说服人,在整个华人界,我不能说已经穷尽所有,但至少我们看到的,具有这方面功力的只有一个——叫黄执中!”这个被《逻辑思维》的罗胖如此评价的人,就是《奇葩说》的著名奇葩黄执中!
5月20日,辩论专家黄执中空降上海,带来年度优质课程——《思辨与说服》。《思辨与说服》课程系无讼学院和传思律阁联合推出的精品课程,旨在通过案例展示和技巧讲解使学习者掌握说服的基础方法,并将它有效地运用在律商实践与日用习常之中。从思维方式的转变开始,黄执中导师带你全方位提升沟通品质、培养语言说服力!点击文末链接即可报名课程。
那么,什么是好好说话呢?
不管是谈判、辩论、说服,还是沟通,都是不同形态的对话,然而几乎所有人的说话方式,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脑子里想的东西传达到别人脑子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传递出去的讯息会被人留下,产生印象,基本上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有三个原则——简单、意外、具体!
原则一:简单易理解
从简单的层面来说,同样是表达:“我们的目标,是要在透过高度团结的创新与充满战略优势的设计下,取得全球太空工业的领先地位”,再说几遍也记不住。然而,换种表达“未来十年,我们的目标是,把一个人送上月球,再把他活着带回来。”就完全听得懂,一遍即可记忆,而且可实行。常常看到很多领导、上司、官员,在需要配合做事的时候,表达传递的都是第一种版本,类似于股东权益最大化,公司市场氛围等等,很明显,听众听不懂,而且就算听懂了,也不知怎么配合。有一个词称之为指挥官任务,或者指挥官命令,如果只能做一件事,朝着明确的简单的目标执行,自己权衡轻重,自己判断是否应该改变策略,就会非常具有执行力。所以在人物传达的过程中,有两样东西是不能有的,一个叫周全,一个叫精准,因为我们要传递的是一个概念,而不是某个精确的语句,或者精准的名词。
原则二:意外与注意力
第二个原则,是意外!什么东西能够让人改变他的观念,让他接受新的观念,而不是抱着旧的想法,让我们来看情绪的几个词语,恐怖,愤怒,意外。其中恐惧,是一个你会离开的理由;愤怒是作战的理由,愤怒的状态反而会充满自信,看法就个更不可改变;意外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脑子都有一个称之为预测机的部分,我们长久演化来的的习惯,每当受到惊吓或者意外会让我们重新调整自己的预测机制,从而让我们更适应于社会的生存。有一个行话,叫做“先挖洞再填满”,但凡和人家讲一件事的时候,先让人家觉得我为什么想听,扔给对方一个问题,好奇了,才会有意思,才会注意力集中起来。当我们的预测机在那一秒受到严重打击的时候,惊吓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能够说服你的,能够让你继续那一刻的,是意外!
原则三:具体才可信
第三点,要具体。一般来说,要让人相信一件事,要让此事有可信度,其实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外在的可信度,数据、案例、统计、专家学者的证言,在课本上,材料上看到的一切,都称为外在可信度;另一种较为内在可信度,没有那么客观,而是感觉和体验的过程判断。在美国的一个测试,证明证词对陪审团的影响,只有一个小小的差别。在双亲争夺抚养权中,妈妈想表达她多么的爱小孩,版本一:我非常爱小孩,每天晚上都在陪小孩一起刷牙;版本二:我每天晚上都会拿着米老鼠的牙刷,陪小孩一起刷牙。只有一个小小的差别,米老鼠牙刷,却对妈妈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孩的表情,感觉那样的氛围,可信度都会增加很多。
我们从小在学习的演讲训练,要求我们字正腔圆,顺畅流利,然而传递的信息,却没有被对方吸收内化。有效的表达,如何设计我们的咨询,如何调整我们的内容,如何抓到我们认为重要的观点,这才是讯息能够传达出去的理由。不用稿子上那么多没有必要的辞藻华丽的铺陈,不用听了以后沉闷无味,好像懂了,又不是太懂。这才是我们一个人要传递的好好说话的方式。
现在,黄执中老师的说服课通过理论和案例,将提升你对好好说话的理解与运用水平,带给你强大的逻辑和神级的表达、沟通能力。
授课时间:2017年5月20日、21日
授课地点:传思律阁上海中心(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2500号金岛大厦7楼,地铁十号线五角场2号出口步行2min即到)
课程内容:
Day1:思辨性思维
帮你进行思辨的判断和比较
形成决策者的损益思维
判断局势解决矛盾
理性高效告别纠结
Day2:说服理论
帮你通过叙事技巧和观念的引导
完成一击制胜的关键说服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都不如环环递进的引导式说服!
点击图片即可报名黄执中思辨与说服课
详情请扫码咨询无讼学院小秘书(微信号wusongxueyuan1)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