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波 金诺律师事务所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约法(guang-yuefa)”,由作者授权无讼阅读发布

 

未来青年律师的早餐在哪里?在火车上刘桂明发了一个“中国律师三十年”,大概列了三十个人物,从最早的张思之等老一代的律师,到现在还活着的李大进、钱列阳等等,回顾了三十年这些律师的贡献。


中国律师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恢复重建阶段,也就是老一辈的律师,包括我的师傅,已经过世的赵光裕律师(我工作以后就跟着他做)。


这老一辈的律师从1979年之后帮助中国恢复和重建了律师制度,包括审判四人帮,张思之做江青的辩护律师。虽然那时还有很多的官方色彩,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那时候的律师地位比我们现在要高。


第二个阶段叫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经济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律师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举个例子,我印象中金杜是在1993年设立的,设立的时候也不过是几个人,而现在大家知道有多少人? 1000多人。那么金杜一年的营业收入有多少?光是金杜北京所的收入就差不多20亿。我刚刚看到上海去年的数据,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NO.1,13亿,金杜、中伦、君合上海分所,都是6亿多。


1992年以后律师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为什么这么说,还是以金杜为例,1993年成立至今20多年来,金杜发展极其迅速。我记得2005年的时候我去韩国,访问了韩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金张律师事务所,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律师事务所,400多人,他们在CBD四个写字楼里办公。


而现在,亚洲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在哪里?在北京,在中国!所以说是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但是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样的,别看人数多,别看营业收入不少,但中国律师业仍在一个初级阶段,非常低级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一个起步阶段。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什么阶段?中国律师业未来的发展将进入到什么阶段?从恢复到快速的发展、快速的增长,像经济一样,但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什么问题?


比如民营经济的叫做原罪的问题,第一桶金几乎没有是完全合法取得的。比如像管理方面、公司治理方面还处在原始状态。不管挣了多少钱,这一代企业家仍然是农民企业家。三代培养一个贵族,他们的儿子可能会好一些,到了他们的孙子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或真正的贵族。那么中国律师下一发展阶段我认为是职业化阶段。前面我们可以讲数量在增加,人数在增加,收入在增加,但是专业化程度和职业化程度远远不够,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离着专业或职业的律师还相差很远,表现在几个方面:


NO.0


为什么说是“NO.0”?因为起步就是发育不良的,从法学教育就是糟糕的。


我大前天在财大讲课,当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包括以前在北京开会的时候,我当着贺卫方老师和许章润老师的面说,我们的法学教育是非常糟糕的,没有给我们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来,所以说你们是有责任的。


前天我也说,国外的法学教育,三年的法学院培养出来的是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懂得职业规则和具有相当的职业能力的、标准化的毕业生或职业人,而我们无论是四年本科,还是三年研究生,法学院教的是什么?全都是理论,一大堆理论,一大堆的法律概念,一大堆的法律说辞,我们法学院的学生不会做任何实务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做律师事务所的知道,你们大学毕业后来到律师事务所什么都不会干,写个诉状要从头开始学,做个法律研究从头开始学,而国外法学院的学生三年的训练学的是这些东西—职业理念,职业规则,职业能力。他们没等毕业就被各大律师事务所定走了,就被法院、检察院选中了。


而我们呢?法学教育最最重要的,作为一个职业人应该有的职业理念却没有,最应该了解的最基本的职业规则没有人教,也没有人训练过,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也没有。


那么我们的职业训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工作以后。工作以后把你分配到哪去,你才按照哪个地方的职业理念、职业规则再进行培训。到了法院、检察院是按照什么培养人的?是按照公务员来培养人的,不是按照职业法官、职业检察官来培养你的,他所应该遵守的职业理念和职业规则和进入到律师行业所应该遵守的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们在法学院所学的一大堆东西,相当于弄了一堆家禽的内脏,工作以后才开始进行重组,到了这边重组成了鸡,到了那边就重组成了鸭。所以你们会发现和检察官、法官是不能正常的对话的,不能好好聊天的,为什么?叫鸡同鸭讲,或鸭同鸡讲,因为我们所受的职业训练是不同的。


现在讲法官职业化,其实就是在改他们,在把他们往更职业的方面去改变。同时来讲,我们做了律师,进入到律师事务所以后,完全凭借着自己的运气,你进到一个好的律师事务所,有一个好的师傅,可能会从头带你,把一些职业理念、职业规则教给你。但是如果你去了一家烂的律师事务所,那么你可能会提着包到处出去揽案子,为了生存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更没有人给你讲职业规则、职业理念。因此,我们看到中国的律师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奇葩律师都有。


NO.1


中国律师缺乏基本的职业规则和职业伦理的培养,从法学院到你执业都是如此,这是我切身感受到的。


我执业了十几年,到2008年我去美国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应该先学这个东西,以前从来没有人系统的教过我:律师的社会角色和作用。


律师到底是什么?是自由职业者吗?是商人吗?律师能经商吗?律师事务所是中介机构吗?怎么理解国外说的律师是法律官员?甚至说律师是法院的官员,该怎么理解?有人教过我们吗?没有!我相信我没有,你们也没有。


前天开会的时候,有老律师发言说将来律师事务所很有可能采取公司制,按照公司那样去注册,未来中国律师事务所发展方向不由司法局来批准,而由工商局来注册。这些在国外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我们却非常非常的混乱。


前天还有一位律师作为嘉宾上去发言说未来十年中国律师有可能就没有了,是不是很雷?那么,律师的社会角色和作用到底是什么?律师为什么要有这套行头?为什么英美法的律师要穿成这样?律师是一个需要宣誓的职业,怎么理解?有人给我们讲过吗?


NO.2


专业程度远远不够。


当然现在中国有非常高端的律师事务所和做高端业务的律师,绝对专业,有的律师事务所代表国家去参加WTO的谈判,有做反垄断的律师,有做跨国并购的律师等等。但是整个中国律师的平均水平真的非常LOW。我们看到很多律师不过是比老百姓多一点法律知识而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当事人的法律知识强。


我曾经有一个案件的当事人,那绝对是刁钻的当事人,一上午没允许法庭进入到实质调查阶段,把法官折腾的焦头烂额。为什么?因为人家把法律研究得极其透彻。


但我们很多的律师并不是这样的,我们靠什么赚钱?靠的是乘人之危,你做原告的话,钱被人骗了急着要追债;你做被告,被人告上法庭、账户被封,这个时候急急火火找律师,然后律师在这种关键时候开出一个高昂的律师费,按标的收费,凭什么啊?!我多少数额跟你律师有什么关系?靠忽悠当事人来赚钱?


我做了5-6年的贸仲仲裁员了,到现在为止应该裁决了十几个案件,我在做了仲裁员之后才发现律师的水平有多凹,中国律师的专业程度有多差。可以说到现在我还没有遇见一个申请方或被申请方的律师让我感觉专业水平是真正非常高的,让我感觉他的工作对于我们仲裁员裁案子是非常有价值的。很多原告的律师在那里就会说“双方所签订的合同违法,违法无效,无效就应当返还”;被告的律师就会说“合同不违法,不违法就有效,有效就不应该返还”。这谁不会说啊?!你的工作到底有多少技术含量,你就敢按人家的标的的百分之几收费!总之整体水平非常LOW。你到国外哪怕是最小的一家律师事务所,你都会看到他们的专业程度能到什么样,比咱们要高很多。


NO.3


过度商业化。


李大进律师在十年前说“过度商业化是中国律师发展的最大障碍”,那时候就是这样的,非常浮躁,天天在一起就问“你挣多少”,律师之间攀比的是收入而不是专业化的程度,而不是办了多少漂亮的案件。现在更是跟风,一会儿WTO、一会儿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有些人天天就会说互联网。


为什么说我前天不是砸场子去的,是我发现那个会不是“中国律师发展大会”,而是“中国律师互联网发展大会”,然后说互联网又“加”了,“互联网PLUS”了,中国律师也跟着一起“加”,天天就说“迭代”啊!“颠覆”啊!等等等等!你颠覆谁啊?这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是第二古老的职业,当律师走着上班的时候,他干的是律师;当他坐马车的时候,他干的是律师;当他坐汽车的时候,他干的是律师;现在用互联网了,他干的仍然是律师,谁也别想颠覆!但是我们这个行业又非常非常的浮躁!


前些年参加一个会,会议组织者天天在讲互联网、法律电商等等,弄得下面一群律师,尤其是来自地方的律师都觉得自己太LOW了,我们回去干吗啊!人家现在都“进步”成这样了!最后发言的是我,我又砸了场子!许多律师在会后和我说,听了你的讲话我终于知道回去干嘛了!回去该干嘛干嘛!回去研究你的法律和你的专业去!我们能不能静下心来干点正事?研究研究最新的法律动态,研究研究司法改革,研究研究最新的司法解释,研究研究如何为你的当事人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NO.4


律师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职业人,而是把自己当成生意人。


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你们的主任和同事是不是这样的:一边开发市场,一边谈客户,一边谈价钱,一边做业务,一边搞公关,等等。我们像一个生意人而不是一个职业人。


一个职业人怎样的?就像一个医生,医生根本不管来的是胖子还是瘦子,是坐奔驰来的还是骑三轮来的,医疗费多少钱,医生只管手术,专心致志地做手术,这叫职业人。我们律师也应该这样,案子拿到我这里来了,我不管别的,专心致志的把案子研究透了,专心致志地出庭辩护、代理。


为什么国外律师穿那么大的袍子啊?外国律师讲,英国的律师是有传统的,他们耻于谈钱,他们认为谈钱是对他们的侮辱,所以他们要穿个大袍子,里面有好多兜儿,他们出庭时当事人悄悄把钱放在兜儿里,律师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他们有一种职业的高傲,跟他们谈钱是对他们的侮辱,跟他划价是对行业的侮辱。他根本不关心收钱,也不担心收不上来钱,只是专心致志地把案子做好,这叫职业。


你不会看到哪个医生上手术台之前先问钱是不是收进来了,没有进来就不做手术了。我们做律师可能会这样,会问当事人钱到了吗,没到就让他等着,这就是一种不职业的表现。同样,中国律师的外在形象也不职业。我经常说,你会让一个穿皮夹克的护士给你打针吗?不会!你还是信任穿护士装的护士,这就叫职业。我们的律师穿什么的都有,护士、医生比我们都要职业。


NO.5


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水平还不如歌舞厅。


现在歌舞厅都按标准化服务,都统一着装,管理非常严格,当然拿歌舞厅举例子似乎不好。其实任何一个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都比律师事务所要高,任何一个民营企业都有人、财、物、产、供、销,都有成本核算,都有质量控制,律师事务所有吗?律师事务所是只要你能拉来案子,把钱收进来就给你提成,至于案子办的怎么样,成本多少,没有人管。


去年我们投一个标,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招聘法律顾问,20万左右的标,我们报价19.8万(我们从来不落价,所以只比公开的价低一点),最后有一家天津市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以2.5万拿下,我真的很愤怒。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律师事务所管理水平很低,它约束不了那个律师,那个律师没活干,他不介意2.5万把那个活拿下来,他不考虑他的成本,这种管理水平连一般的民营企业都不如。


所以正是基于现状的一种分析,我认为未来青年律师要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够吃上这份早餐、中餐和晚餐,才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才能够把现在市场上活跃的这些人挤出去,把这个市场变成你们的市场?


职业化才是出路。你只有做得专业水平高于现在的这些人,不是靠忽悠,不是靠乘人之危,而是靠专业的水平;你只有靠做得比别人更加职业,你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立足。尤其是随着国家在进步,虽然国家的司法形势时好时坏,但是还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那么这样的市场环境的改变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有利的。


如果司法环境被破坏,那么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人是绝对干不过黑律师的,他干那些活比你狠多了。但是司法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净化,拼的就是专业,这才是我们未来的出路。前天我在北京讲的这些,讲完之后有人发微信给我说:你的分享把我从梦中唤醒了。

 

实习编辑/董欣鑫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