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律师事务所来说,最主要核心的资产就是律师。一个年轻律师,应该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从而有更好的职业发展?ALB2016年度最佳管理合伙人、君合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微,将告诉您顶级律所是如何培养青年律师的,年轻律师们可以在本文中寻找答案。

 

文/肖微 君合律师事务所主任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君合法律评论(JUNHE_LegalUpdates)”授权无讼阅读发布


一、请您谈一下君合律师事务所是如何培训青年律师的?


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最主要核心的资产就是律师,所以律师团队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年轻的律师,开始步入律师这个行业,应该了解很多的事情:第一、对律师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要进行基本执业技能的培训;第三、是要深化,有针对性地做专业的培训。这些都是好的律师事务所应该组织并能够给提供他们的。


君合事务所有专门的培训部,每年也有很多培训。具体来说,青年律师一入所,首先接受事务所的规范制度培训,包括事务所行政方面、管理制度、各种系统软件、各种规范等一套系列的培训。其次是基础的执业培训,比如说怎么写法律研究报告、怎么做法律尽职调查、怎么打咨询电话等等。对于这些有一个系列的清单,方式可以是直接上课培训,也可以是看过去历史资料和视频。我们内部也有一个方法,根据上述清单,年轻的律师接受了什么培训,上了什么课都是要在清单上打勾的,一项项完成。培训部也有一个清单,哪位律师参加了多少培训,要一项项核查,一项项完成。另外一个就是检查参加做培训的老师做了哪些培训,或者说他们辅导了哪个培训组。通过三方对接,保证培训工作的完成。目的是使年轻律师比较快速的了解事务所和行业的基本情况,掌握基本技能。

 


(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年轻律师们正在培训中)


在法学院学法律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们不会学习怎么打咨询电话,怎么写基本法律研究。这些都是技能性的,我们的培训侧重于操作性。在法学院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当中自然不断的要用,但是操作性的东西怎么去入门,怎么去上手,在实际工作中是比较重要的。作为一个事务所来讲,事务所的管理者或事务所资深的律师或合伙人,他们当中许多人从初级律师到中级律师,再到资深律师,直至成为合伙人,有一个成长的历史过程。律师的成长都有规律可循,所以我们根据这些规律设计不同阶段的培训课程。


在入门以后,我们的律师或合伙人都有很多培训,每年有分专业、分部门、分领域的培训。有些培训是持续的,比如说怎么能够写好英文文件。某些专业领域有特殊要求的培训。再往上到了中级的培训也有很多,比如怎么做一个项目、怎么做好一个项目。每个项目每个领域的特点和要求,都会有不同的部门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他部门的人也可以来听,这是综合收益的过程。再者就是更高层的培训,比如说法律专业领域,或者特殊的法律问题的培训,或者最新一些法律问题的培训。当然也包括自身如何去组织一个项目,如何去领导一个项目,如何去和客户打交道,把谈判谈好,怎么把握好法律意见书的关键点等等。我们的培训是从一个青年律师成长到合伙人的阶段性的专业培训,在君合,每年至少有百八十次培训吧。


二、许多青年律师在执业三到五年后会遇到瓶颈为题,做过的领域很杂,不知道自己以后往哪个方向走,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事务所是否重视培训。君合律师事务所也是逐渐摸索和调整,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分级别、分年级、不同程度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还设计了互动课程,有效地结合了年轻律师的需求和资深律师、合伙人的工作经验。

 


(君合律师事务所新律师们正在接受专业领域培训)


2.事务所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机制,针对专业领域进行培训。专门有部门进行课程设置,有行政人员和资深律师和合伙人设计安排讲解课程,年轻律师必须完成专门的培训时间,这样成为一个系统的培训体系。如果是“师徒制”的律所,培训大多只是在个案中进行,在工作中找体会。在个案之中,结合实际情况接受培训固然很重要,但我们觉得这是不够的。“师徒制”在工作中接触的只是一两个师父,而律师若在工作领域中面临的是开放型的安排,就可以接触若干合伙人,接触面更广,合伙人或资深律师给的引导就会多一些,没有系统性的总结有时候是杂乱无章的。有经验的合伙人会把他们的经验技能有系统的传输给青年律师。现在律所服务的竞争越来越大,我们应该提高效率,尽早让律师上手。中高级律师和青年律师要合理配置,培训也要符合一定规律。总之,要建立一个团队,“1+1>2”,团队的力量大于一个人的力量,能做的事情才能更全面。


三、青年律师进入君合律师事务所,是如何明确专业的?


这个对我们君合来讲也是个课题。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有些人是带着专业进来的,有些人会先进入综合组,工作一段时间后,看适合哪个专业组。有些律师到了某个阶段,发现有些领域不适合他,也可以申请调整领域。现在有些领域也比较综合,比如资本业务和金融业务可以结合,纯金融业务也可能和公司业务、并购业务相结合……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希望青年律师们,能在某个领域里更专一些。


四、您觉得青年律师在哪个阶段或者是第几年明确自己的专业比较合理?


道理上来讲,这可能像在医院实习一样,每个科室跑一跑,但是在医院也不可能每个科室都跑一遍,可能只去两三个科室,然后做出选择。律师也是一样,有点缘分或者运气成分。可能在实习或者初入律所的时候,开始做了有些领域随后就一直做下去了。也有些没有那么多的缘分或者运气,可能做这个不适合,做那个也不适合。尤其是诉讼与非诉讼,有的诉讼律师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不太适合诉讼。我们合伙人也会这样,有的做诉讼的合伙人也会发现自己不适合诉讼,就会转到非诉讼。非诉讼也分为很多领域,比如并购,上市等大领域。也有比较专的,比如劳动法,知识产权。但是知识产权比较有特色,进所的时候是比较定向的,因为需要理工科的专业知识,一般需有理工背景。有些领域比如金融法方面的,应该也需要有一点背景。


五、大成的王宇律师说,他是发展阶段分为职业基因,业务密集,拓宽市场,经营管理四个阶段,这样一个体系中那一部分对于青年律师最重要?


职业基因最重要。就是你适合不适合,你的优势劣势,性格特点,对哪些业务更有兴趣,到底走哪一条路。到了市场更深一步发展也跟你走哪一条路是相关的,这在律师生涯的中期和后期比较重要,当然也和事务所的体制有关系。在我们君合,开拓市场并不是律师的任务,这和事务所大的方向有关系,在某些专业领域的市场地位是需要许多人共同努力的,而不是律师个人的事情。当然律师若有这个能力,既能够拓展业务,又能够做好专业服务,对个人和事务所都是有利的。但是这种发展至少是中期和后期的事情,在初期还是选什么路,打什么基础的问题。


六、有些律师已经做到主任这个位置了,还是从基因开始学,是不是前期没有铺垫好?


这个我也很奇怪,如果是主任,应该从事律师这个职业很多年了。我觉得可能是这些事务所的专业领域没分清,因为所没那么大,客户来了事就做。就像大医院,有很多科室,而小医院可能不好细分。


七、湖南有一个所,是几个青年律师专门做刑辩专业,对于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小所,您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这样非常好,有的律师可以像“万金油”一样,在有些地方有这样的需求,也有些律师在专业领域会综合一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需要越来越专。如果不是大的律所,那我建议还是要加强专业性。


八、请您给全国的青年律师们一些好的建议吧!


这个很难说,因为全国的话,在北上广深和二三线城市差异太大,有些地方没那么多业务,只有比较基础一些的业务,商业综合的业务比较少,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我只能说,第一,要适应自己的基因。基因包含两方面,一个是自我能力的,一个是当地环境的。在本地的律师事务所就适应本地的环境。如果说我有超出本地范围的基因和能力,想去大型事务所,那只能换地域,去一线城市的事务所。北上广深有很多事务所,有综合的大所,也有精细的优秀所,也有“万金油”,每个所都有自己的体系,业务方式,你的成长要适合这种方式。不管在哪个律所,你都要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如果你觉得这个律所的体系、框架适合你,那你就好好做下去。坦率来讲,做律师一定要踏实,稳定,心态要好。不能老想着发大财,急功近利。律师的成长需要经验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一个中国律师从业时间按三十年来算的话,二十多岁都是积累经验的阶段,到了三十多岁才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资源,四十多岁做的比较好的律师就可以有较大作为,到了五十多岁,有些人能干得很好,但有的人精力热情就没那么高了。所以我说,基因很重要。体制,地域不适应可以调整。


本文根据点睛智慧联盟采访视频整理初稿,经肖律师修改后发布。

采访人丨点睛网品牌部 刘美珍

 

 

实习编辑/张雨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