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市场日新月异,公司法律服务市场尤为尤为如此。面对着几十年没有颠覆式创新的公司法务部,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该进行哪些为创新而做出的努力,本文作者从数据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离岸法律流程外包服务三个方面给出了颠覆式创新的视角,以此推动公司法律服务市场开始一场久违的变革。
文/李铁铮
来源/微信公众号 赛尼尔法务管理(senior_rmWX)
法律服务行业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保守行业。公司法律服务市场尤为如此。尽管其他行业创新日新月异,法律服务市场的基本服务模式几十年没有出现颠覆式的改变。对于行业的保守,公司法务部也要承担责任。大公司的法务部常常抱怨他们的外部服务机构——律所,缺乏创新精神。但这样的抱怨听起来更像在下雨天的国贸打不到出租车的乘客,只是抱怨打车难,却没有想过完全改变整个出租车服务体系。
2016年1月发布的“2015法务部的运作调查(Law Department Operations Survey)”报告,以法务部技术创新为主题。这篇题为“尝试迈出从小改变到大颠覆的步伐”的报告,调查了100多家大型美国公司的法务部的运营状况。报告尤其聚焦在法务部的运营中如何领导和推动创新。
一、数据管理
数据是法务部创新的关键词。法务部关心如何运用数据指标提升运营效率。调查显示有56.2%的美国大公司法务部建立了正式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机制。提高效率,降低公司法律成本,是美国大公司的法务部关心的重点。因此大数据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法务开支的跟踪与管理。大多数法务部(80.8%)统计主要合作律所处理某一领域案件的律师费用。58.9%的法务部关心法务成本(包括外聘律师费用,法务部内部雇员成本)占公司营业额的百分比。法务部统计第三多的数据是在某一领域律师的小时费率(占45.2%)。
通过数据对比,法务部可以分析同一类型、复杂程度相似的案件,不同律师处理的结果。用更少的时间,更低的费用,更快的达成和解,体现律师的高效。用数据而不是印象评价律师会更加有说服力。
数据指标也越来越多被用来评价法务部表现,有29.2%回答问卷的法务部表示,他们的奖金与指标挂钩(2014年回答挂钩的只占22.7%)。最常见的评价法务部的KPI指标,包括实际法务开支与法务预算的比例,外部律师的费用,以及加上其他非律师服务商的总花费。这也是法务部削减公司法务成本的动力所在。
报告认为,在未来数据分析会在预测法律成本,预测案件结果,筛选律师,选择发起诉讼的法庭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应用
调查显示,美国法务部在日常工作中已经广泛采用新技术工具特别是各种信息化系统。法务部常用的技术工具包括合同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案件管理系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电子证据检索系统,律师电子账单管理系统等。
技术应用的一项趋势是各专项工具的整合,以及与企业法务资源管理系统的融合,从而促进不同法务工作领域间的协同。例如,回答问卷的NetApp公司法务部的运营总监Connie Brenton表示,新的合同管理系统让法务部的合规工作更有成效。新系统增加了合同内容搜寻功能,可以在全生命周期跟踪合同文本的变化情况。统一的合同命名和存储功能,让每一份合同的情况可以随时被查到。这些新功能不但提高了法务部的合同管理水平,还极大的方便了法务部对各个合同的合规审查,提升合规管理工作效率。
三、E-Discovery,非传统付费方式,离岸法律流程外包服务
美国大公司的法务部,诉讼往往是产生最多法律成本的领域。美国司法体制下,诉讼案件因为复杂的证据规则和程序规则,需要花费大量的律师工作时间。传统上律所依据律师工作时间获取费用,耗费大量的时间就意味着高昂的律师费用。正因如此法律服务创新,也集中在解决“费时费用高”这一主要痛点。
例如,电子证据披露(E-Discovery)技术帮助律师更有效率的分析,识别和组织海量数据和信息。非传统付费方式(费用封顶,按项目收费,与结果挂钩的收费),放弃律师按小时计费的传统做法,通过改变律师的激励机制,促进律师提升效率。而在耗费大量律师人工的大批量文件审查流程环节,用海外(例如,印度)低成本的外包服务商替代收费昂贵的美国律师,从而实现节约法律成本。
调查报告发现,在美国大公司的法务部,这些提升法律服务效率的技术得到不同程度的普遍应用。福特公司的法务部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技术开发队伍,自主编程和开发软件。这项名为“预测编程”(predictive coding)的技术,实现人工智能与律师团队的结合,可以高效率的分析和检索海量数据和文件。
结论
美国大公司的法务部不再满足于外部律师工作替代者的定位。除了像律师一样提供法律服务,他们积极应用新技术促进创新,而这些创新正在深刻的改变传统法律服务模式。随着法务部对数据化管理的重视,法务部拥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和工具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一趋势会对未来法律服务市场形态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美国法律服务创新最有成效的领域在于提升法律服务效率,节约法务费用。因为司法制度的巨大差异,美国与中国的企业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和痛点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不存在律师付费方式问题,也不存在复杂法律程序带来高额诉讼成本的问题。一些美国特色的解决问题办法,未必在中国市场适用。尽管如此,美国法务部对效率和创新的追求,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实习编辑/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