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天 Tulane University Law School LL.M.在读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说起美国法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美国律政剧。比如《金装律师》、《波士顿法律》、《傲骨贤妻》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剧。剧中的律师在法庭上叱咤风云,常常能反败为胜,被人们看做正义的代言人。律政剧的火爆也促使很多年轻人报考法学院,希望能成就自己的法律梦。殊不知,律师这个职业虽然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背后要付出的努力却很少有人了解,而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少得可怜。有这样一部电影,将关注点放在了法学院学生身上,相信看过之后,你会对美国法学院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该片名为The Paper Chase,中文译名《力争上游》,也有译为《平步青云》或《寒窗恋》,出品于1973年。讲述的是一名哈佛法学院一年级新生在经过一番超出常人的努力之后,取得了课业与爱情的双丰收。本片改编于小约翰·杰奥斯本的同名小说,并获得了第46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音响奖两项提名,同时在本片中饰演严厉的合同法教授Kingsfield的演员,约翰·豪斯曼凭借他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虽然影片拍摄于1973年,距今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片中的很多场景对于今天的法学院学生看来,仍然十分熟悉。比如片中课堂上提到的几个合同法案例我在合同法课上都有学过,不禁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法律的一种相对稳定性。如果你有意向申请美国法学院,这部电影可以为你的决定做出一定的参考;如果你已拿到美国法学院offer,这部电影可以让你在行前了解法学院学习生活,及早做好准备;如果你对美国法律制度感兴趣,这部电影可以带给你美国法治文化背后的深度思考。本文以影片内容为主线,分为课堂篇、学习篇、生活篇、以及考试篇,带你全方位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法学院。


课堂篇


本片的主人公Hart,来自于明尼苏达州,通过努力成功地进入了被誉为美国最好的法学院之一的哈佛法学院。

 

图为70年代哈佛法学院的课堂


在法学院第一堂课上,主角就被教授提问。因为没有充分准备,在教授的连番追问下,他在全班面前出了丑。

 

主角把吃的早餐都吐了出去


美国法学院采用的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又名案例式教学法。即在课堂上由教授带领学生们讨论一个个的案例,通常是由教授提问学生某个案件的具体事实,然后逐渐深入剖析,在整个过程中掌握法律原理。教授的手里会有一张带有名字和照片的座位表。如下图。

 


教授每节课会随机点学生提问。问题主要是对案件事实的复述,然后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学生对案子中某些问题的理解,整个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常见的提问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也叫做on call,有一些教授喜欢课堂上随机提问,还有一些教授提前将下节课的案子分配好。因此为了应对教授的on call,每次上课前都要对布置的案子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因为一旦准备不足,就有可能在课堂上被问得哑口无言。虽然不至于像电影中那样夸张,但是也会对自信心造成不小的打击。曾经在合同法课上,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泰国小哥因为一次被提问没有回答上来问题,结果他那一学期的课就都没有来上过。


关于法学院的教学方式,影片中教授有这样一段精彩描述。

 


“学习法律,对你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新奇和陌生的。同你们之前所经历的任何教育都不同,我们在这里使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我点你的名提问,你回答问题。”


美国的法学院不设置本科专业,法学院的申请者首先要取得任意专业的学士学位,才可以有资格申请法学院。这就是教授为什么法学院的教学方式他们都没有经历过。申请者成功被法学院录取后经过三年的学习,获得JD(Juris Doctor)学位,国内称为法学博士。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JD相当于中国的法学本科,美国真正的法学博士是SJD(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针对有志于学术研究的申请人。同时美国法学院还有LL.M.(Master of Laws)项目,主要是为外国拥有法学学士学位的律师或学生开设,相当于一个美国法律的速成班,不过上课和考试都是和JD学生一起,优点是时间短,JD三年LL.M.一年,可以考某些州的律师资格考试。缺点当然也是时间短,学不了那么系统。也有一些JD毕业后针对某一领域攻读LL.M.继续深造。比如杜兰大学法学院(Tulane Law School)的Admiralty LL.M.每年都会有不少美国JD毕业生申请。

 


“为什么我不直接给你们做演讲?因为通过我的问题,你们学会自学。通过这种反复提问与回答的方式,我们培养你分析的能力。分析特定情境下人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极其复杂的事实。这就是问答方式的目的。”

 


“有时你们觉得你们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我保证这绝对是一个错觉。你们永远不会找到一个最终完全正确的答案。在我的课堂总有另一个问题跟着你的答案。你们在一个踩踏车上,我的小问题会驱动你们大脑如同齿轮一样转动;你们就像在一个手术台上,我的小问题是探索你们大脑的手指。”


以下几句话是个人认为本片中最精彩之处。

 


“你们自学法律,但是我训练你们的思维。你们进入法学院时满脑浆糊,当你们毕业时,你们会学会如何像律师一样思考。”


像律师一样思考,这就是美国法学院的培养目标。美国法学院作为职业学院,其目的就是培养律师。大多数法学院毕业生都会进入律所,也有一些会成为公诉人,也就是政府律师。在美国只有做律师达到了一定的执业时间和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时才有资格成为法官。律师是法学院毕业生法律职业生涯的起点,所以美国法学院不仅仅注重知识的教学,它更加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与严谨的精神。这种思维的培养可以令人终身受用,帮助法学院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成功。因此在美国44任总统中,有25位都是律师出身也就不足为奇了。


学习篇


介绍过了上课之后,接下来就是学习。可以说这两个内容占据了法学院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前文所述应对教授的提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了能跟上上课节奏,课下的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阅读完教授布置的材料的话,上课基本上是听不懂的。由于是案例教学法,教材自然就是厚厚的案例集。

 


主角使用的教材


在美国学习法律,就是学习判例。美国是普通法系国家,判例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裁判时都会遵循高一级法院的判决先例,即stare decisis。每个案例中出现的重要原则是学习的重点。通常一节课的阅读量在20-30页左右,一周几门课下来几百页的阅读量也是家常便饭。这个阅读量对许多美国学生来讲都已经很繁重了,更不用说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学生。所以对法学院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字,累。


为了应对法学繁重的学习,很多学生开学时就会组成学习小组,定期聚集在一起交流讨论,分享outline。这里所说的outline就是最后期末复习的大纲,一份好的outline会对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后文考试篇中会重点讲到。


法学院学生之所以这么拼命学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成绩的重视。片中主角的学长曾告诫他成绩的重要性。

 


“还有一点要说明,所有关于成绩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你要拼命地学习,这不是开玩笑。没有人会拿自己的成绩开玩笑。没有好成绩你找工作绝对没戏。”

 


“或许我现在最好就开始学习。”“没错,学习。不要以为你进了哈佛就成功了。如果宿舍里有任何法律的话那就是学习,这是最首要的规则。”


现实的确如此,对法学院学生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成绩,尤其是一年级,俗称1L。一个好的成绩决定着他们能否成为法律评论编辑,(各大法学院的Law Review,由学生自己管理的法学期刊,成为法学评论编辑是各大律所招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进而还会决定他们2L暑期的实习。很大程度上2L暑期的实习就决定了他们最终毕业的工作。好的成绩虽然很重要,但也并不是唯一因素,有的时候太过于执着也会给自己造成压力。影片中就有一位同学因为跟不上而最后辍学,这种事现实中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才是明智的选择。


生活篇


当然,法学院生活不单单只有学习。在外国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Study hard, Play hard”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消遣就是喝酒。每到周末,三五好友相约或去party或去酒吧,大家通过开怀畅饮来庆祝一周学习的结束。有时教授也会经常邀请学生去家里参加party,比如这样。

 


平时多多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比如游泳。

 


法学院平时也经常会请到各路教授、律所合伙人来讲座,学习空暇时听一听也能有不少收获。而且讲座后还会有reception,又可以解决一顿饭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学习之余娱乐的方式有很多,适当放松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切记要把握好学习和娱乐的平衡。


考试篇


法学院的考试主要形式就是课堂考试,在给定的时间内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回答教授给出的模拟案例。考试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学院答题采用的是IRAC方式,即Issue, Rule, Application, Conclusion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也代表了四个过程。在答题时,首先要找出案子中的Issue(争议点),然后说明解决该争议Rule(规则),接下来是最最重要的过程Application(应用),即分析给定案子中的Rule如何去应用到解决这个Issue中,往往要结合课上讲过的案子来分析,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尽可能全面地分析。最后得出Conclusion(结论)。IRAC贯穿考试的始终,有时候在一道题内会反复运用。其实道理全都懂,但是真实的考试又是另一码事了。这时一份好的outline的作用就会凸显,它能够帮助你快速定位争议,找到答题思路,节省宝贵的答题时间。关于outline,获取的方法有很多,比如Barbri等机构提供的免费outline、学生会会在期末时收集过往考试高分成绩学生的outline出售、也可以向上一届师兄师姐索要等等。最关键的是对outline要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最后融会贯通。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有了outline就是万能的,它只是学习的工具,起到的是一个辅助作用。考试时如果没有自己的分析一味地抄outline分数不会很高。


考试的关键是时间掌握,现在法学院的考试基本都是用电脑答题,这对于打字速度有很高的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打的字数越多,就越有可能更多地答到给分点,取得更高的分数。虽然大部分考试都是开卷考试,允许带outline,但是基本整场考试的状态是这样的。

 


我曾经考过一门五小时的考试,单单是第一题的题干就有10页之多!当时觉得能顺利考下来就已经很满足了!总之法学院的考试一切都是关于时间,谁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答的点越多,分数自然也是越高。

 


这可能是每个教授最后一节课都会跟学生讲的话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的成绩


结语


现在赴美读法学院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特别是JD,在T14的顶尖法学院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其中有很多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了big law。这说明在这门对语言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中,中国人也可以学得很好。要想在美国法学院取得成功,除了要下苦功夫外,还需要一定的学习技巧。这就需要在读法学院前对此有一定的掌握与了解,以便尽快适应法学院的生活。


本片对于有志攻读法学院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启蒙片,片中描绘的各种场景都是真实的。看过后可以让你更加合理地做出自己的决定。记得当初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在大二的时候,它使得当初对未来很迷茫的我坚定了出国的想法。转眼间,马上就要毕业了,两年的法学院生活(我整个大四都在美国交流,毕业后又来继续读LL.M.所以是两年)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关于法律,关于正义,关于如何思考,我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看过本文的你会喜欢这部电影。


在美国的朋友可以通过亚马逊Prime免费观看该片。

 

实习编辑/李阳

为无讼投稿/tougao@wusongtech.com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