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珊娟
来源/微信公众号 律新社(lvxinnews)


昨天(9月23日),无讼推出重磅产品——“无讼名片”,“天同诉讼圈”给出的定义是:一款真正基于案例大数据的律师名片来了。这个标题本身具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关键词,比如“真正”、“案例大数据”、“律师名片”,都是互联网法律服务领域最敏感的热词,因此,甫一发布,立刻在朋友圈引起关注和刷屏。


律新社在介绍中看到,这款律师名片是基于无讼案例搜索的基础建设数据,最大的特色就是让千万判决书与代理人对应,用案例数据为每一位律师的专业实力“画像”。有人说这是律师专业化的证据,也有人说这是启动了律师评价体系建设,但也有人表示了这个数据还不能囊括律师的专业现状。该如何看待“律师名片”的专业“画像”?今天,律新社对“律师名片”的开发者和多位律师进行了采访。


“律师名片”:灵感源于龙泉寺


“无讼今年最最重头的产品正式上线了,接受全国律师的检验。它或许还不完美,它或许还只是无讼迈出的一小步,但是,它是律师行业在法律大数据应用方面迈出的一大步,坚实的一大步!”无讼创始人、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蒋勇律师昨天在朋友圈为新产品“律师名片”代言。 


去年8月,无讼成立。当时为了开发新产品,蒋勇律师带着无讼团队来到了位于北京的龙泉寺闭关找灵感。据说几年前,张小龙在这里闭关七天之后,微信很快便面世。说来也灵,在闭关了10天之后,无讼团队也确定了产品研究的战略规划,将重心放在案例和数据。直至昨天“无讼名片”面世,团队已经努力了整整一年!今天,蒋勇律师告诉律新社,在无讼名片上线之后,他们的团队又已经上山去龙泉寺闭关研修了。

 

无讼团队在龙泉寺闭关找灵感


这一年来的成果是可以在无讼的平台上实现自动根据判决书案例按照专业领域分类,让律师在每一个领域代理的案件数量和经验多少一目了然。这个看似简单的实现路径背后是几十位互联网工程师和无讼团队日以继夜的努力。


“为了筹备‘无讼名片’,团队付出了很多。尤其是数据团队,在推出‘无讼案例’之后,为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大量裁判文书的解构,数据团队负责人几乎每天加班熬夜,从初来团队时的阳光模样,到后来因为工作忙碌关系,经常三个月不理发,不刮胡子。工作期间还摔断了腿,但依然拄着拐杖在办公室坚持工作,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这种精神让我们很感动。”谈起产品开发过程,无讼联合创始人徐晶向律新社感慨道。


据了解,“律师名片”是无讼继“无讼案例”之后新推出的一个产品,无讼团队一开始就在布局,为“律师名片”打好地基。无讼希望大家使用的无讼案例数据库,不仅是裁判文书的数据库,也是律师执业信息的数据库。让社交关系在大数据中产生,让千万份裁判文书与它的代理人一一对应,用案例数据为每一位律师的专业实力“画像”,这就是无讼想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简言之,“无讼名片”是基于“无讼案例”检索工具信息重新整合的逻辑,为广大律师提供个人名片信息数据库,旨在解决法律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让案例数据为诉讼律师的专业能力代言。


“如何评价律师专不专业?过去只能“凭感觉”,要么互相熟识,要么熟人推荐。律师的专业领域、执业经验,需要被客观描述,需要有权威的第三方背书,才有说服力。所以,我们试图通过一些客观数据对律师的专业能力有一个客观评价。”这是无讼灵魂创始人蒋勇在很多地方做互联网法律服务演讲中所提到的,如何解决好这个痛点,可能是真正解决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的核心问题。当律师拥有一个能够简洁呈现过去案例数据和业绩的名片时,这对个人品牌塑造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此外,对于一些司法部门来说,“无讼名片”也能够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律师信息及案件归档备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据介绍,在案例中搜索律师个人名片时,系统自动将个人的案例按照专业领域分类,让律师在每一个领域代理的案件数量和经验多少一目了然。目前名片将专业领域种类限定在5种以下,目的是让律师的个人专业优势更加突出。


无讼律师名片上的信息均来自网络公开的裁判文书,所有的数据都是解构自无讼案例的数据信息。只要裁判文书有律师信息,均会被系统自动抓取,并按照逻辑重新整合排列。不过,这些数据主要以近两年的为主,过去的案例律师可以自己上传。


律界反响:高度关注、看法不一


“无讼名片”一经推出,便引发律师朋友圈的刷屏,这个现象本身已经说明这款产品精准地击中了律师的需求点。不少律师朋友分享了这一消息,并给予了积极评价,有人甚至认为其它的互联网法律服务项目可以停下来想想了。


有律师表示:“律师名片将推动专业律师开始主动在无讼案例上完善信息及更新自己的数据,律师将成为数据的共建者。”、“通过网络与数据使法律服务信息透明对等不再神秘,进而改变中国式当事人寻找律师的习惯,倒逼律师专业领域分工并提高执业素养。”......持支持者为无讼的互联网大数据探索精神点赞,也有人为互联网技术推动法律服务行业的进步而欢呼。

 

 

 

 

 

 


从“无讼名片”产品体验来看,能够有一个第三方机构为律师提供个人信息整合平台,不仅有利于律师个人品牌宣传,而且有助于律师向同行其他优秀专业人士学习,律师认证成为无讼名片用户,完善自身的执业机构等讯息之后,可以找到任何律师的案例,通过律师的案例及数据即可判断一个律师的主要专业领域和业务范围。


但也有律师表示了不同看法。有律师表示,这些案例仅限于裁判文书网上传之后无讼采集的判例,对于没有上传的判决书用户无法查询,所以,并不能够完全体现律师的专业化水准。


一位刑事辩护律师指出,“虽然无讼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评价标准,符合一些法律服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法律服务的评价标准不止胜诉判决一种,而且有实务经验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体验过,律师的胜诉,和判决书中记载的那些理由之间,究竟具有多大的联系?另外,文书公开的程度,以及评价变量的客观和专业程度,都考验着这种评价方式。”此外,也有律师指出,无讼名片从目前来看还需待完善。比如个人案例不全、律所信息不正确(已换新律所,但信息显示还是过去的律所)、无法很快精准搜索个人信息(同名同姓的人较多)。


据律新社了解,目前“无讼名片”只有诉讼律师的个人信息,那非诉讼律师的专业如何体现?徐晶表示,无讼将来是否会推送非诉讼律师的名片,主要取决于无讼的未来发展。“我们当然都希望为所有的律师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但可能要慢慢来,目前估计只能是提供一些诉讼律师的案例。非诉律师有哪些数据能够为他们的专业能力说话?我们还需要慢慢探索。”


“无讼名片”是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创新和探索,将进一步解决律师行业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问题。凭案例数据是否即可全面体现律师或律师行业的专业水平?也许还有待时间检验。蒋勇律师说,这几天,无讼的产品创新团队又在龙泉寺闭关,为下一阶段产品研发思路做潜心研究设计。

 

 

为无讼投稿/tougao@wusongtech.com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