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讼按:青年律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整个律师行业都关注的话题。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缺乏资源和经验,在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律师找准了自身定位、脱颖而出。本文作者选择在30岁的时候,开创了自己的律所,走精品化路线。他的经历,或许会为尚处迷茫的年轻律师提供一定借鉴。


本文由作者授权无讼阅读发布


2010年4月,我30岁。生日那天晚上很简单,和家人吃完晚饭,我躺在床上发呆,迷迷糊糊的,凌晨12点时突然清醒起来,我对自己说:人生进入下半场了,希望在自己30岁的这一年,一定要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这个不一样的事就是,创办一家律师事务所。


对于创业我并不陌生,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放弃了法院的Offer投入了创业公司的怀抱,见证着一家房地产企业从寥寥几人发展到百余人的规模;


六年前,已有五年律师执业经验的我下定决心创办一家律所,还是走上了创业道路,并经历了一家律所的筹备、招聘、发展和扩大阶段。


这两个月,当初创办的星瀚律所正在筹备搬迁。而我已不是30岁时的模样,“星瀚”也从一个混沌的梦变成了如此真实的存在。有时候,我会想起六年前的那个10月,那些为了创办星瀚律师事务所而事无巨细的日子,那些兴奋忙碌焦虑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从0到1的筹备


办律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名字。我一直对“星空浩瀚”这四个字情有独钟。


一方面是因为康德的那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另一方面是与我的名字有关。因为我叫卫新,很多人都自然会跟“卫星”联想到一起,小时候犯了错被校长抓到,校长问说:“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卫新。”校长听后讽刺道:“要是同学们都像你一样,一个个卫星都上天了,那我们学校就满天繁星了。”但是,我觉得,满天繁星的感觉挺好的。


而且我有一个观念,律师是个性鲜明的专业服务者,而我要做的就是一家明星律师事务所,律所中的优秀律师都可以成为明星律师。这个想法和“星空浩瀚”亦是契合,同时我也希望这家律所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如星星般明亮闪耀。后来“星瀚”通过了核名,伙伴们都说很好,感觉有无限的可能;对此,我很高兴。


筹办律所的过程细碎而繁琐,整体上,我把握的还算从容。从视觉系统、网站建设、人员招聘,到选址装修、企业文化,都有提前的规划和整体的设计。搬家的当天我们去胶州路上吃了顿饭,大家都很兴奋。


星瀚刚成立时,有两件事常常被人提起,一是别在西装领口、特别有设计感的LOGO,配上高颜值的我们,显得特别正规。另一个是初创时我们7个人就租下了常德路上450平米有38个工位的办公室,成本上有些奢侈,3个会议室也很浪费(其中最大的可以30多人开会)。当时我的规划是,等租约到期的时候,星瀚就该搬家了,那时候,星瀚应该有5、6个合伙人,近40人,会议室估计也不够用了。前几天,宋佳对我说:“卫律师,你当年想的,都实现了啊。”我得意的应和:“凡许愿,必实现。”


因为有过从0到1的经验,见证着一家房地产企业从寥寥几人发展到百余人的规模,所以我对创业会经历的酸甜苦辣都是有所准备的,我曾经笃定的认为,创办星瀚到发展星瀚,充满我理性的战略和经验的谋划。对别人来说,开律所也许有从0到1的艰难;对我来说只是把8年来脑海里理性的思索化为现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认知却在改变。信奉经验和理性,是法律人的惯性,但运用在律所管理上,经验主义背后的逻辑是:“今天和过去一样,明天和今天也是一样的”。这怎么可能呢?在办所的过程中,你碰到的一切都在变化中,无论是人的观念,还是时代的特征。深思熟虑的决定,往往并不奏效,甚至错过了时机。于是,我形成了小成本试错,再根据结果不断修正的风格。


业务上,我们开拓了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法律服务、股权激励、企业利益刑事追偿这些非常创新而独特的法律产品;营销上,我们借力新媒体、整合新渠道、聚焦新人群;管理上,星瀚更是不断试错,螺旋上升。


如何与合伙人长相厮守


问一百个律师事务所主任,律所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肯定一致:是人。当然,人和也是最困难的。


六年前,星瀚只有一个合伙人,那就是我。这样的设置有二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认为:初创阶段,集体决策的效果往往不如独立思考;而且在公司规模较小的时候,频繁讨论、投票所能产生的力量和作用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我决定自己前期辛苦一点,把律所的模型先搭出来,然后再招募真正能长久在一起的合伙人。另一个原因是那时的我,认为自己很强大,无所不能。


事实证明,第一个观点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星瀚在高效率的试错下,健康的活了下来。但第二个观点完全是个误判,实际的情况是,我的能力很有限,缺点也很多,能做好的事情也没有几件。后来,我想,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愿意倾听其他人的意见、愿意表现出自己的疑惑、愿意提供价值,往往也能得到尊重。


我们常常说,律所的成功需要找到理念相同的合伙人,但实际的情况是,这基本不可能。如今,星瀚有六位合伙人,即使有几位是我的大学同学,但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甚至南辕北辙,更不可能拥有相同的思想。怎么办呢?这些年,我的结论是不期待改变,只期待理解。


我有两个做法:1、喝茶聊天。有一阵子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约在一起喝茶聊天,不聊工作,就聊聊成长的经历、家庭的背景、过往的故事。2、送书。我会把正在读的书,多买几本放到合伙人的桌上,即使有人告诉我他从来不读书,但我仍然这样做。人之所以会产生分歧是因为认知不同,而如果我们知道对方这样想的原因、背景以及他的认知范围,我们就可以彼此理解,就有了求同存异的基础。合伙人这样聪明、理性的人,如果通过理解建立了信任,那么,没有什么分歧是不能解决的。说到底,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通过协作获得力量的世界,这个道理,聪明人都懂。


星瀚有一位特别耿直的女性合伙人,以前我和她相处,常常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我总希望说服她,用各种事实和理由告诉她,我才是对的,但结果常常相反。如今我也许会笑着说:“金律师,你相信我吗?如果你相信我,你就让我试一下,如果做错了,你再批评我。”而金律师回应通常是:“好,我听你的。”


因为,合伙人之间的信任已经建立了,在一起,比事情的对错更重要。


2015年底,上海35周岁以下的律所主任有113人,合伙人有714人。可见,很多年轻的律师都像当年的我一样,选择了这条艰辛的路。我希望支撑这样选择的背后不仅仅是功利的计算,还有更深沉的东西。创办一家律师事务所,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场质变。经历的困难坎坷不用说,付出的勇气和坚韧更不必说,真正能支持你的,是你成熟的价值观,是你对于人格和文化的选择。这会成为这家律师事务所的气质和灵魂,也会成为吸引人才、发展客户的基石,更会成为不知不觉中资源汇聚而来的引力。


我同意一个说法:如今的时代,好人更容易成功。

 

 


实习编辑/王琨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