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律师,你能走多远?
黑白双杀   2015-06-02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无讼立场

文/黑白双杀

来源/智合东方

 

在美国,律师被视为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律师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而近年来,女律师的形象也开始活跃于大荧幕上。从早期的《律政俏佳人》到最近的《傲骨贤妻》和《逍遥法外》,这些以女性为第一视角的律政题材影视作品,总能吸引眼球,引发热议。

 

女律师们的能见度似乎越来越高,影视作品里面的女律师们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影视作品难免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女律师们就真的如此风光?现实中的女律师是不是也过得不错?今天,我们就用数据说话,从美国律师协会的女性法律工作者2014年度报告一探究竟,看看美国女律师,到底过得怎么样。先看看两组图片数据:

 

成为合伙人的女律师比例

 

美国男女律师收入现状对比(来源:ABA,美国律师协会)

 

ABA的报告数据表明,不论是人数、职位还是收入,美国都呈现出“男往高处走”的现象。从人数来说,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士中,女性占34%。而在职位上,低年级律师中,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女律师占44.8%,但到了合伙人层次,乃至执行合伙人,男女比例瞬间失调。普通合伙人中,女律师占20.2%,权益合伙人占17%,而在美国前200律所的执行合伙人中,女律师的占比只有可怜的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女律师要坐到合伙人的位置,并不容易。而在收入上,女律师整体收入水平也比男律师要低,自2004年至今,女律师的收入始终“稳定”在男律师收入的80%左右,从2004年的 73.4%到2013年的78.9%,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比较小,不超过10个百分比。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女律师的从业人数、职位和平均收入都不如男律师,如果这些数字不够震撼,不够直观,那么,只要你在搜索引擎里面输入“女律师”或者是“Female Lawyer”,相信你会得到一种三观被颠覆的感觉。

 

首先,当我们以“女律师”作为关键词搜索后,搜索引擎出现的一条搜索结果是“你会娶女律师做老婆吗?”,而对这条问题的回答是:“千万别娶女律师”;再看下去,许多网页内容都是围绕女律师的婚姻大事或者是女律师的艰难成长做文章。而以“Female Lawyer”作为关键词搜索后,更加惊人的网页出现了,著名法律博客Above The Law的一篇名为《别把女律师不当人看》(Stop Treating Female Lawyers Like Crap)马上就抓住了眼球,里面提到了在以男性为主的法律界,女律师遭受了许多莫名的区别对待,乃至歧视。其中一位从业18年的女律师说到,当男律师在庭上为客户据理力争时,会被大家认为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律师,同样的情况,换成女律师,就会被认为是碧池。继续浏览下去,虽然不乏一些正面的成功案例,“女律师成功之路”等文章,但从整体上看,还是负面新闻居多。

 

那为什么女律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横亘在女律师面前的墙

 

在宣扬”男女平等“的今天,女律师面临的并不是如一百多年前的赤裸裸的性别歧视,而是所谓“glass ceiling”,“bamboo ceiling”诸如此类的“潜规则”。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尴尬的是这样的障碍真实存在,并且难以打破。可以说,从决定成为律师开始,女性就注定步履维艰:你可以走这条路,但是你能走多远?

 

生理与社会功能的双重限制

 

女性的生理特性在适应高压的职场生活上本来设置了重重障碍,何况是在高压锅般行走匆匆一不留神就焦头烂额的律所生活。总体而言,女性所能承受的工作强度恐怕还是要略低于男性,当然不排除也有把加班工作当成享受的女律师;如果遇上喜欢喝酒应酬的客户,男律师在酒量上也一般会更胜一筹。何况,工作压力,时光流逝,对女性的身心和容颜都是加速摧残。

 

更重要的是,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已经是老生常谈,毕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女律师到了年龄就会有各种姨妈姑爹替你着急:几时结婚?几时生孩子?等真的恋爱、结婚、生子了,又要考虑子女的照顾教育责任,如果你的丈夫同样也是忙到飞起的人,不好意思,相夫教子的重担自然就要落在你身上了。

 

最近Above the law上有一篇文章,叫《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人就是女律师》,讲的是42岁的女律师的尴尬处境:收入10万美元,未婚,没有孩子。而其同年龄段的男性律师同行,年收入15-20万,高级律师,妻子不用全职工作,有孩子。

 

这样表面的对比是其实很不公平的,婚姻与家庭与个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到今天已经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退让、牺牲要延续多久,又有多少人因此望而却步?

 

尴尬处境和难以打破的角色定位

 

硅谷著名风投公司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的前华裔女合伙人鲍康,曾在2012年状告其公司因性别歧视置其离职,公司方面给她的评价是,既软——“无法令行禁止”,又硬——太“咄咄逼人”。

 

“又软又硬”,这是什么鬼标准?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Aaron Devor曾这样论述性别角色给女性带来的限制和危害,“根据传统的构想,女性特质就应该是与男性之间温馨和持续的联系,是母爱的柔情,是对照顾孩子的兴趣,是在女性职业上追求成功和持续努力的能力。”也就是说,女性被社会赋予了一套特定的穿戴、举止、交谈和行动的“模式”:女性就应该显得弱不禁风,小鸟依人,无关紧要,在情感上提供慰藉,在他人的需要中展现柔情。然而,一旦女性站上职场,无可避免地就要展现不属于传统女性特质的另一面:强硬。因此,女律师要么因为偏向干练,雷厉风行这种男性的特质,被评判为高冷,不近人情,咄咄逼人,要么会因为展现了温和、好说话的一面,被评判为没有大将之风,难以胜任leader的角色。

 

所以,著名小说家、女导演Susan Sontag写过一篇文章,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怪相:女性,即便凭借自己的能力在政治、法律等领域中表现出色,她仍要注意自己作为女性的外在形象;但是,一旦她精于打扮,又会被质疑能力,被认为是凭借姿色得到这个职位,真是两难——Damned if they do (women are), and damned if they don’t.

 

那些成功女律师的修炼之道

 

我们从开篇似乎就一直在力陈当女律师的困境,以及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似乎女律师就快被写得妖魔化了。这是因为,这些原因的确是真实存在,无法忽视的。不过,我们所想要表达的,从来都不是阻碍,而是认清现实,突破限制。

 

比如,相信关注律政剧的朋友都不会陌生的《傲骨贤妻》女主角Alicia Florrick。Alicia的成长历程,可以从侧面体现出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而Alicia最终也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事业有成,丈夫从出轨到忠诚,子女们也为拥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律师妈妈而骄傲。这似乎是所有女律师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了吧。

 

下面便介绍两位从上述重重障碍中脱颖而出的成功女律师,不妨看看,她们如何做到拥有幸福的家庭,又在事业上大放异彩;作为女性风采依旧,作为律师亦专业过人。

 

牢牢抓住世界第一王老五的女律师——Amal Alamuddin

 

牛津大学法律本科毕业,纽约大学拿到硕士学位,精通英语、阿拉伯语、法语,毕业后在联邦上诉法院和联合国国际法院工作,世界数一数二的人权律师,曾担任维基百科创始人阿桑奇和乌克兰前美女女总统季莫申科的辩护律师,客户甚至包括希腊和亚美尼亚政府。——这就是手上在办11个案子,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书的同时,还要在红毯上闪瞎记者摄像头的女律师Amal Alamuddin。

 

看一看律界第一大长腿的风采

 

在事业上风生水起的Amal,在爱情上也赢得了双丰收。跟说过“永远不结婚”的George Clooney结婚之后,家庭生活也是甜蜜得可以。她的丈夫,曾经被称为世界上最金贵的单身汉的克鲁尼提起她时骄傲不已,更是在媒体前出双入对,丝毫不掩爱意。

 

Amal与克鲁尼出席活动的恩爱合照

 

Amal成功的原因何在?

 

聪明的头脑,一颗上进的心,加上注重生活品质,她活得精致,自然也活得精彩。她因为克鲁尼而更为人所知、被人艳羡,但她永远不会因为被“克鲁尼之妻”的名号掩盖风采,因为她本身就是名号,是一颗自己就会闪闪发光的、稀世绝有的宝石。

 

金杜合伙人——律政丽人赵晓红律师

 

说完了外国女律师,我们怎么能忘记同样突破重重艰难,在男性丛林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女律师们。

 

这一位女律师,她不是众人眼中的“女强人”,而是“女超人”。曾就职于中国环球律师事务所、香港易周律师行及美国普盖茨律师事务所,曾负责并参与了众多中国企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交易所等知名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项目,一路拼搏,如今成为了金杜上海分所的合伙人;爱情事业双丰收,让她成为女律师中的榜样。——她就是凭借努力成为金杜律所合伙人、完成中国版“晋升之路”的赵晓红律师。

 

看到孩子的照片时露出的幸福笑容

 

在谈到自己的律师生涯时,她说,律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也很累。很多时候男律师的优势就会明显大于女律师。女性做这一行,往往都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如她现在做的主要是上市和并购业务,它的成败对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举足轻重,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多。客户在把这一重任交给一位女性时,往往会更为慎重,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加班到很晚是很平常的事。

 

至于如何做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赵律师认为自己还是个比较传统的女性。不过,得益于其丈夫对她的工作是很支持的。赵律师的丈夫在香港也是一个很有名的诉讼律师,赵律师说,他非常有主见,也是个意志坚强、乐观幽默的人。同为律师,他很能理解她的工作。

 

情商加智商,加上努力拼搏,美丽与乐观,怎么能不成为律政佳人?

 

以不是鸡汤的鸡汤作结

 

好了,一边是残酷的统计数字和现实,告诉我们,女律师生存不易;但另一边,众多鲜活的案例又如励志故事般,给予众多女律师、女法学毕业生另一份希望。女律师这条路,从一开始就说过,绝对不是好走的。

 

但是,不说律师,有哪行饭是容易吃的呢。

 

现实就是,对于女律师,肩负的责任更多,受到的限制更多。而如果要做到与男律师同样的高度,其承受的压力比男律师更是要多得多得多。从工作到家庭,从智商到情商,都逃不过残酷的选择与考验。而纵观这些获得成功的女律师们,实力才是其最大制胜法宝。因为这样,无论她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不需要委曲求全,不需要牺牲自我,不需要被世俗观念压迫,不需要以低姿态示人。她们爱事业也爱生活,她们可以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铿锵奋战,杀出一条血路,又在策马扬鞭的回首间,给世界一个最美的回眸。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处境会改变,因为一个完备、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尊重和重视女性地位为标志的。

 

她们就是自己的底气。你呢?

 

 

责编/连哲

实习编辑/黄阳

为无讼供稿/tougao@wusongtech.com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