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我在2016年听过一场关于诉讼实务的讲座,印象深刻。演讲者对近几年民商事诉讼案件数据做过统计分析,在原告撤诉的案件中至少有一半是发现自己告错了,诉错了!比如所列被告不适格,诉讼请求不准确、不具有可操作性等,其实这些都是因为诉讼策略制定不当造成的。
鉴于诉讼策略是个太过宏大的话题,本文旨在从诉讼请求入手,分析原告立场的诉讼方案制定。对于诉讼的发起一方,在对案件进行审慎分析,提炼出相关法律关系,并将诉讼目的,证据的调查收集难度以及可能对诉讼进程的影响等因素都逐一分析后,就应该提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一经提出往往不能再行变更,所以在案件准备阶段,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去设计,保证其后的诉讼能够顺利进行。接下来,我拟通过三个案例形象地分析制定诉讼策略、准确提出诉讼请求的重要性。
1.请求权基础的寻找,是处理案件的核心
小标题借用了王泽鉴教授在《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中的论述。作为原告,准确提出诉讼请求的第一步即是提炼法律关系。我在刚入行律师工作的时候喜欢翻看《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因为案由正是反应了案件背后的法律关系,律师必须熟谙于心。法律关系是请求权基础的依据,决定了权利请求的范围和内容,只有在准确识别法律关系基础上,才能正确适用法律规范。
我们来看案例:山东省莱芜市批准开发商A拆迁一个城中村,用于开发房地产,共拆迁300多户,其中30户为钉子户。政府为了让这些人早日搬迁,私下给他们一共500余万元,此后钉子户全部搬迁。此事被其他已经搬迁的人知晓后,聚集到市政府上访,要求开发商给他们加钱。开发商权衡再三,遂起诉30户钉子户返还多支付的500余万元。那么开发商应以胁迫为由主张撤销合同返还财产,还是主张返还不当得利呢?
分析第一种请求方案会发现,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基于胁迫致使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而撤销合同的情形,这里的胁迫是一种基于状态的胁迫!本案中钉子户是否存在主观意图上的“拒不搬迁”,从而构成对开发商现时抑或将来面临损害的胁迫呢?从开发商主动与钉子户达成协议的时间节点来看,开发商实难证明其受胁迫的状态。如果开发商选择返还不当得利起诉,证明责任则大相径庭。所谓不当得利,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如此诉请,在现行城镇房屋拆迁相关法律规范下,钉子户无法证明其多获取的500余万元具备合法根据。
本案是一则真实案例,开发商第一次起诉选择以胁迫为由请求钉子户返还价款,一审败诉,再三定夺后并未选择上诉,而是以不当得利为由重新起诉。
2.在面临不同程度负担的证明责任下,应权衡不同诉讼请求方案的利弊
想必大家通过上一案例,已经直观感受到不同的诉请主张所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则会承担不同的证明责任。久负盛名的罗森贝克在其《证明责任》一书中有云:“每一方当事人都必须对各自规范的所有前提条件的存在承担证明责任。如果不适用该规范,当事人就不可能在诉讼中获胜”。
接下来看第二则案例,甲和乙签订《家居装饰装修合同》,约定由乙方包工包料承接甲方的家居装修,价款采包干价,分阶段验收结算支付。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未做过任何一个阶段的进度验收结算,最终乙方未按约完工。甲方认为乙方严重违约,且已付价款大大超出乙方所做工程,拟要求乙方返还超出部分工程价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甲方如果按照内心最真实朴素的想法,主张乙方返还部分价款会怎样?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甲方必须举证证明装修工程量。鉴于双方未办理分阶段验收结算,而工程量的证明不同于金钱之债的证明,作为案件当事人、裁判者均不具备审定工程量的专业资质,裁判者必然会向甲方释明委托专业鉴定机构对工程量进行审定,并要求甲方先行垫付鉴定费用。如此,便加大了甲方的诉讼负担。即便甲方委托鉴定机构审定工程量,还可能面临新的风险,即审定工程量的市场价格超出甲方所付价款,甲方不但会败诉,还会引发乙方诉请甲方支付超出部分的工程价款。因此本案应采取假想诉讼,甲方应诉请主张乙方返还全部已付价款,如此证明工程量的举证责任则在乙方,由乙方负担证明不力的不确定风险。
3.法律责任竞合的案件中,选择诉讼请求应周全考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李某与旅行社签订了一份集体旅游合同,随团旅游,旅游过程中,李某乘坐的旅行社大巴车发生车祸,经交警部门认定,交通事故是因旅行社大客车的驾驶员违反操作规程,应对本次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李某经司法鉴定为九级伤残,遂将旅行社告上法庭,令其赔偿损失。鉴于李某并非法律专业人士,起诉时没有过多考虑,便以其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为由,请求法院判决旅行社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专业人士看待本案再简单不过,合同层面的违约责任承担形式并不包括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法律责任竞合的案件中,一个案件既可以基于侵权责任又可以基于违约责任提出诉讼请求,因当事人选择诉讼请求不当,最终不能得到充分的救济。
三个案例讲完,相信大家特别是实务第一线的法律专业人士对诉讼策略的制定、诉讼请求的提出有很多见解,希望本文能引发大家作更为全面深入的交流、讨论。诉讼是原、被告智慧的较量,原告提出准确的诉讼请求,是案件迈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将为法院审理案件的工作带来便利,也能为实现诉讼目的奠定基础。
编排/李玉莹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