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前言
没有总结,就没有积累。尤其是一些可以流程化或者模块化的工作内容,没有及时归纳总结,不给自己提供一个工作清单,还真会忽略某个环节。
一个人的积累与成长,就是能做到归纳、总结与分享。
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诉讼业务中,从准备起诉开始,通常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管辖、举证、保全、一审、二审、执行,遇到复杂的,会有再审;遇到金额较小、案情简单的,可以直接申请支付令;有些特殊的案子,适用特别程序。下面,结合诉讼业务的工作流程,先从诉讼案件一审(原告)的流程化管理开始总结。
一、业务启动
业务启动,主要包括:与客户的前期洽谈;初步了解案件情况;进行利益冲突检索;预判案件风险;与客户签订委托合同和授权委托书;建立客户档案。
本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客户是个人的,需要个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有些法院,对于外地户籍的个人,需要提供派出所的口卡信息。
2、客户是公司的,需要提供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根据客户委托事项,来准备授权委托书的份数。若客户委托的事项涵盖了一审、保全、二审、执行、再审等阶段的,授权委托书最好能准备6份,除各个环节提供给法院一份以外,留一份律所卷宗归档。
4、客户档案中,除了记录客户的基本联系信息以外,还需要记录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服务时间和进展等信息。
二、诉前阶段
诉前阶段,最核心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诉讼方案和策略的制定。如何制定诉讼策略,提供诉讼方案,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1、证据材料的梳理和分析: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利用时间图表、思维导图等一些可视化技巧来帮助梳理和分析工作。
2、理清基础法律关系,确定权利请求权基础规范。
3、大数据检索与分析:检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检索类似案例(公报案例、最高院案例、法院案例、主审法官案例),对检索到的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掌握同类案件,法院的裁判思路。
4、团队讨论,拟定诉讼方案。
5、与客户及时沟通,确定诉讼主张。
6、制作起诉状以及证据材料清单,发送给客户签章:有几个当事人,按照当事人人数+1份准备起诉状签章原件材料和证据材料复印件。
三、起诉阶段
起诉阶段主要是向法院递交立案材料。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能让法院收取材料并且立案。
1、前往法院立案:前往法院立案,需要带当事人的委托手续;律所所函;被告的身份信息证明(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派出所的口卡信息;公司的,提供工商登记信息(有的法院接受工商局网站的打印信息,有的法院只接受工商局档案查询的外档信息,具体可以提前与法院沟通确认)
2、网上立案或者邮寄立案:若是异地立案的,可以提前与法院确认是否接受网上立案或者邮寄立案,问明提交的材料清单,是否有常规之外的特殊要求。
3、涉及不动产的案件,需要提供房地产登记信息。属于客户的不动产,立案前,除了提供不动产证以外,还需要提供房地产登记信息。属于被告的不动产,需要提供法院的相应材料前往调取(根据不同房地产交易信息中心的要求,有的只需要提供法院的案件收件材料即可,有的需要提供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书,有的需要提供法院的调查令)。
4、立案成功后,将立案材料一套进行扫描存档。
四、财产保全
涉及财产或者债务纠纷的案件,考虑到将来判决的可执行,一般会申请财产保全。申请财产保全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诉前财产保全,即在立案前,先向法院提起财产保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审核程序比较严格,若非情况紧急,即使提诉前财产保全,法院会建议或者直接按诉讼财产保全处理。一种是诉中财产保全,通常情况下申请的财产保全,法院基本都按照诉中财产保全处理。实践操作中,将保全申请与立案材料申请一起提交给法院。财产保全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工作点如下:
1、保全担保:有财产担保和保函担保两种。财产担保中,常见的有资金担保(按照担保标的额的20%-30%提供)和不动产担保(将具有等值或高于担保标的额的不动产证件提供给法院)。保函担保,一般是由保险公司或者担保公司(通常是在法院认可范围内的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中选择)出具保函。
2、财产线索:诉讼保全中,需要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和财产证明文件。比如:不动产交易中心提供的房产登记信息簿、车管所提供的车辆登记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
3、推进保全手续与实施财产保全:这是工作中的难点。需要与主审法官沟通,尽快出裁定;需要与保全法官沟通,尽量配合法官尽快开展执行财产保全工作。
五、庭前准备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通知开庭时间。自收到开庭传票之后,就必须要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了。通常情况下,法院受理立案之后,就已经处于庭前准备工作阶段。庭审前应当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检索主审法官的庭审视频,了解法官的庭审风格。
2、进一步核对证据材料原件:所提供证据材料的原件,提醒客户提前准备好,并安排时间提前与客户进行核对(庭审前一天,再次提醒客户带好原件);客户将材料提供给律师的,律师出具收到原件的清单回执给客户,庭审结束后归还原件,并收回清单回执。
3、依据案件难易程度,可以安排不同规模大小的模拟法庭,摸清举证质证环节,对方可能提出的异议和答辩思路。设计一些发问环节的问题,依据案件情况,一定要把握住发问环节的机会进行发问。
4、准备好代理词或庭审提纲:围绕可能产生的争议焦点,主要从证据、法律、程序方面准备代理意见。
六、开庭审理
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庭审活动,开庭审理的过程如下:从宣布法庭纪律,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代理人身份,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到由主审法官宣布开庭,原告陈述诉请、事实和理由;被告答辩;举证质证环节;法庭调查事实询问问题;法庭归纳争议焦点;答辩环节;最后意见。复杂的疑难案件,法庭一般会在庭上主持多次辩论。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细节:
1、对案件熟悉的基础上,脱离原有书面材料,与法官在庭上做面对面的沟通,减少念稿和照本宣科的情形。语句言简意赅,条例清楚,重点突出,语速适当,方便书记员记录。
2、有些法院在推行试点语音记录,将书面材料口语化的同时,尽量不要有多余的口语化词汇,语句停顿和断句,建议最好是在恰当的合适的位置。
3、在“最后意见”环节,若是简易程序,可以回答“坚持我方诉请”,但在普通程序,建议还是进行一个概括性和总结性的意见陈述。
4、必须认真核对庭审记录,对诉讼请求、举证质证的意见、辩论的基本观点、反驳的基本观点需要仔细核对。
七、庭后工作
1、庭后与法官保持沟通,整理补充材料和书面代理词提交给法院。
2、收到法院裁判文书后,将裁判文书送达一份给客户:告知客户裁判的结果;若是败诉的,向客户分析败诉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后续建议是什么,告知客户的上诉期限截止日期。一定要记得多次提醒客户上诉期限的截止点,以免错过上诉期限。
3、制作结案报告:卷宗整理归档;办案小结。(按照客户要求,提供一套卷宗给客户)
以上操作流程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新入职的律师有所帮助。
编排/吴瑜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