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周刊 | 中基协发布《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VR受资本热捧
私募早餐   2017-02-21
 

专栏提供:PE早餐(微信公众号huayunzixun )。由从事私募业务的律师、注册会计师、新闻采编及主播组成编辑团队。关注私募动态,专注私募研究,共享私募经济。

 

“私募周刊”是一个关注私募、投资领域新闻动态与分析的栏目,每周二上午9点与大家见面。该栏目通过9个关键词诠释本周私募投资动态,包括私募数据、新闻热点、政策透析、投资风向、资本动态、公告解读等方面,为读者呈现一个生动的私募市场。


本周热词:


基金新增94家、私募基金禁投普通住宅、再融资不超20%、私募债、私募举牌上市公司、新三板借主板壳、教育资本、新三板转创业板、火热的VR


私募热点1:本周新增94家管理人,新增备案基金342只


本周新增94家管理人,新增备案基金342只。


截止2月15日,在中基协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8,131家。其中:股权及创投基金9,740家,占53.73%;证券投资基金7,934家,占43.76%。

 


截止2月16日,在中基协备案的基金共57,723只。其中:证券投资基金26,601只,占比46.08%;股权及创投基金18,339只,占比31.77%。

 


私募热点2:中基协发布《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


去年12月28日,中基协曾下发《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征求意见稿。时隔46日,正式下发文件,明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于16个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热点城市普通住宅地产项目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不予备案。


本次4号规范的要点有:


1、一个原则:穿透审查;


2、两类主体: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私募基金管理人;


3、三个溯及力:新产品严格循遵;存续产品不得新增不符投资项目;存续产品已投项目禁止情形的,到期后不得续期;


4、四大注意:信息披露、资金监管、普通住宅、允许股权投资;


5、五种投资方式:委托贷款;嵌套投资信托计划及其他金融产品;受让信托受益权及其他资产收(受)益权;名股实债;其他债权投资方式;


6、十六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合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天津、福州、武汉、郑州、济南、成都。


详见公众号:PE早餐,2月14日原创文章:一二三四五六七明明白白我的中基协《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


私募热点3:证监会修订再融资监管细则


证监会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示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非公开发行股票数不能超过发股前总股本的20%。


《问答》主要明确三方面内容:


1、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2、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但对于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再融资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3、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新规不仅以疏堵结合促再融资方式多元化,堵住监管套利漏洞,防止炒概念和套利性融资行为形成资产泡沫,还满足上市公司正当合理的融资需求,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融资结构。


当日,兴业证券发布公告,认为公司不符合“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的要求,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


私募热点4:私募机构“量大绩优”


2016年,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0.24万亿元,突破10万亿大关。而去年这一数字仅为5.07万亿元,造就了一年翻一番的奇迹。分析认为,这一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1、监管对私募规范管理,越来越多私募积极进行备案登记;


2、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更加信任私募管理人、认识到私募基金的魅力、愿意把钱交给专业的私募投资人来管理;


3、公募基金加快进入私募的步伐:2016年公募专户的发行数量占各类私募总发行数量的43.95%,较2015年增长67.56%,私募不仅创造传奇,更是完成了华丽蜕变,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走上快车道;


4、私募基金管理内部更加成熟稳健,对八大策略的运用日益灵活娴熟。如16年面对熔断机制、保壳大潮等因素,对股票策略、事件驱动策略的运用显著下降,反之更加稳健的复合策略产品异军突起。


上交所表示,私募公司债是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因此始终支持鼓励并积极引导私募公司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私募热点5:嘉益投资三度举牌焦作万方


嘉益(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1月10日至2月13日期间,通过深交所净买入焦作万方5,961万股股份,约占焦作万方总股本的5%。本次增持后,嘉益投资累计持有焦作万方总股本的15%。


2月15日,深交所就嘉益投资持续增持行为是否意在抢夺控制权发关注函。嘉益投资回复不排除进一步增持焦作万方股份并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可能性。


去年12月26日,嘉益投资完成对焦作万方的第一次举牌;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4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5,961万股,完成二度举牌。私募早餐团队1月9日发表《嘉益投资举牌焦作万方(000612),两私募上演上市公司控制权之龙虎斗?》,提出嘉益投资是否继续增持。果然,2月13日,嘉益投资再次买入焦作万方总股本5%以上的股份,至此持有的股份约占总股本的15%。第一大股东杭州金投锦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15.96%,两者仅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在目前焦作万方实际控制人含糊的情况下,实控人之争不可避免。


私募热点6:华图教育拟借壳上市


新三板优质公司华图教育拟通过与A股公司扬子新材(002652)以换股吸并方式借壳上市,不涉及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重组完成后,扬子新材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构成借壳上市需要同时满足两项条件:第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第二,上市公司购买标的资产的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净利润、股份五个指标中任一项达到上市公司的100%以上。华图教育2015年净利润为2.1亿元,扬子新材净利润4,121万元,占比超过100%;本次重组后,扬子新材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因此,华图教育构成借壳上市。对于近些年发展迅猛的华图教育来说,采用借壳方式可加快上市速度,并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大规模筹资优势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此外,采用换股吸并方式,不必通过现金支付来购买被合并方全部资产和股份,可避免合并过程中大量现金流出,存续公司企业实力。


私募热点7:教育板块投融资活跃


本周,发改委等三部委决定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相对应,教育领域的投融资活跃,收并购频繁。


2月13日,立思辰携手新航道、金古投资设立12亿元国际教育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教育生态布局。英语外教O2O平台“EP英伴”获325万元天使轮融资;


2月16日,全国单体规模最大艺考培训机构河马教育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2月17日,三垒股份发布公告,拟3亿元跨界收购北京楷德教育100%股权,向教育领域转型等。


教育行业一直是颇受资本关注的热门领域。近些年,我国教育培训业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教育培训业品牌化格局逐渐形成,国际教育集团不断入住中国教育市场、我国教育机构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将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细分市场,幼儿教育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等。上述趋势催生了一大批创业企业的诞生和传统教育机构的转型,能够切中学生现实需求,打造专业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是教育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吸引资本、获取市场的关键所在。


私募热点8:深交所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


深交所召开专题会议,拟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广、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导向的优秀企业上市,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周五,新三板企业麟龙股份(430515)IPO获证监会受理,表示符合政策支持。


新三板转板是指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在满足主板或创业板相关上市要求的前提下,主动撤出新三板,改为到沪深交易所的主板或创业板上市。拟IPO新三板企业一直是近几年新三板火热的焦点之一。从政策层面上看,监管曾多次提及新三板企业转板试点问题。2015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要推动各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融通和改革创新。国务院提出研究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本周深交所就转板问题再次表示支持,麟龙股份IPO即获受理,政策切实落到了实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转板的新三板企业仍然是先在新三板退市,重新IPO。


私募热点9:VR受资本热捧


本周,VR(虚拟现实)技术绝对是资本市场的红人儿。


国外,2月14日,美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公司“8i”获2700万美元B轮融资,时代华纳领投,百度等公司参投;2月15日,硅谷VR技术公司Lytro完成6,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蓝池资本领投,华谊兄弟等跟投。


国内,2月17日VR娱乐公司米影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千万级融资,估值1亿人民币。此外,在VR产品方面,2月13日,原索尼伦敦工作室负责人宣布成立新VR游戏工作室,2月18日,HTC表示年内将推出移动VR设备等。


VR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VR设备本身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所有的阻碍主要在内容制作,如果技术无法突破内容制作简便化的问题,那就很难真正的普及,同时又预示着,在VR内容制作这个环节,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会有大量的资本涌入。当前国际巨头和国内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都在陆续通过自建或投资来获得VR入场券。


VR注定要带来各种行业的变革,娱乐、教育、移动相关产业都已在布局之中,并逐渐火热。

 

 

 

编排/李玉莹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