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眼中的春节 | 回忆录中的除夕与讨债:“今儿个可是大年三十,咱的债可不能再拖了!”
宋淑梅 宋淑梅   2017-01-27

 

此文为春节特刊征稿文章。点击此处可进入征稿帖~欢迎分享你的经历

 

本文由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今儿个可是大年三十,咱的债可不能再拖了!”样板戏《白毛女》中地主黄世仁的这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反映的是除夕夜讨债的情形。中国有句俗语叫“债不过年”,也就是欠的债不要拖到年后,年前就要还清,除夕夜讨债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农历年底及至除夕夜,旧时欠租、负债的人都必须在这时清偿债务,俗称为“年关”,这是了结彼此债权债务关系的关键时刻,由此也上演了多少“躲债”与“逼债”的悲喜剧。本文梳理了丰子恺、胡适、包天笑三位民国名人回忆录关于除夕夜讨债的故事,以供诸君了解传统社会讨债的习俗。


一、丰子恺忆除夕讨债情形


丰子恺生1898年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其幼时只有阴历,而尚无西历纪年。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要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


丰子恺在自叙中写道,年底这一天街上提着灯笼讨债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除夕夜睡不到两个钟头,又得起来,因为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早早来到。


二、胡适忆除夕夜家中讨债情形


胡适的父亲1895年病故,其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操持整个大家庭非常艰辛。胡适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其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胡适的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


每年除夕胡适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债主,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胡适的大哥早已避出去躲债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胡适的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胡适的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胡适的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胡适记忆中过了六七次。


三、包天笑忆除夕夜母亲施金钏救欠债人


包天笑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小说家,1876年生于江苏苏州。在他的记忆里,母亲在大除夕夜里,每年常是不睡的,到深夜以后,要封井、接灶、挂喜神、装果盘等,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年穿的新衣服。在他五六岁的时候,旧历的大除夕夜,母亲做的一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天凌晨两点多钟的时候,忽听得叩门声甚急,开门看时,原来是包天笑父亲的一位旧友孙先生,形色仓黄,精神惨沮,好像很急的样子。问其所以,他摇头太息,说是活不下去了。因为他亏空了店里一笔款子,大约四五百元。这四五百元,书目不小,这位孙先生,又不是一个高级职员,他一年的薪水,至多也不过百余元而已。这种钱庄上的规矩,支空了款子,到了年底,都要清还,如果不能清还,明年就停歇生意。


本来大除夕的一夜,讨账的人在路上络绎不绝,甚至于天已大明了,只要讨账的人手提一只灯笼,依旧可以向你追讨,一到认明是元旦,只可说恭喜了。现在是除夕夜,孙某还不能归还这笔款子。即使借贷典质,也仅能筹到百余元。假如明年停歇了生意,一家老小,也无法生活,况且还有八十多岁的老母,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而且苏州的钱庄是通帮的,因为用空了钱而停歇出来的,其他家肯定也不敢再用,到此地步,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这个时候,包家已经结束好了账,也没有宽裕,只不过留着几十块钱,以供新年之用。在新年里,所有金融机关都停滞,一直要过元宵节才能取款。即使将家中所留存的数十块钱,都给了他,也无济于事。如果立即拒绝,不加援手,也觉得于心不忍。父亲正在为难之间,母亲觉察到这位孙先生的面容不对,如果今夜这个年关不能过去,恐有性命之忧。可是在半夜里,也没法子去借钱。母亲为了救人危难最终拿出了自己新年要佩戴的金饰给了孙某。母亲所有的金饰,份量最重者,是一对金绞丝手镯,每只差不多有二两重,此外还有一只较小的,以及金戒指,还有包天笑他们的金锁片、小手镯等,大部分都让孙某拿去还债了。孙某感激得眼泪只管流下,甚至向母亲磕头拜谢。这样孙某在最后一天终于偿还债务,也就保牢了孙某的职业,避免了孙某在大除夕夜吞食生鸦片烟膏自杀。


关于这金钏的事,包天笑一直赞礼其母亲慷慨好义,慈善救人,是一个寻常女人所不肯。虽然她是不曾读过书的,识字也有限,而却有这仁厚博大的心肠。


当然了,现在的除夕夜仍然继续上演着“讨债”与“躲债”的既有故事,法律的普及并未使得传统习俗就此消失匿迹。不过呢,债权人既不能做“黄世仁”般的违法讨债之行为,亦不能错失这能中断诉讼时效的主张权利的好机会,如果不能此时结清债权债务关系,记得要及时诉请法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顺祝各位,2016年债务结清,债权得偿!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