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您推出无讼阅读律界频道“所有人问所有人”栏目的第十六期问答。
本期问题来自一位年轻的法律人,她喜欢律师这种生活方式,但又难以承受律师这个行业带来的压力。因此她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做律师。为此,无讼阅读特意邀请到了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清旺律师来回答,希望他的回答对年轻法律人有所启发。
如果你也有经验可以分享,或者有问题想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小编微信,告诉我们吧。
米莉问:我来自农村,吃苦耐劳的是肯定行的,性格外向,但就是不怎么坚强。比如说,别人误会我了跟我吵架,我就只会一个劲地哭。以前吧,我跟我们律所的律师去开庭,对方当事人讲话很难听,骂我们,我也控制不住特别想哭。就是因为这样,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律师,就去考公务员了。但是公务员考上了,却不喜欢那样的生活,还是喜欢律师这种生活方式。老师,您说,我这种,适不适合做律师啊?
当你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律师,其实还不如问问自己,是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做律师。“喜欢”比“适合”更能感知,也更好把握。
虽然,可能刚开始执业的律师对这个行业还说不上特别了解,但只要是通过司考的法律人,我想都会或多或少地了解律师执业的一些基本特点。比如说,经常加班,靠自己本事吃饭,专业能力可尽情发挥,要迅速解决问题,开始很穷但空间无限……
面对这样的职业,你需要问问自己的内心:喜欢吗?
如果你不喜欢挑战,不愿意受苦,而向往安稳,向往朝九晚五,向往固定工资铁饭碗,向往公权力的“威武”或“体面”,那么,你真的是不适合做律师。
但如果你的内心回答说“喜欢”,那你就拥有了“合适”的第一要素。
接下来,自己司考通过没有,进诉讼还是非诉的律所,跟随什么样的老师,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方向等等,这类问题都只是“技术性”的问题了。它们只是关于如何达到目标,并不会对做律师这个目标本身造成任何影响。至于与人打交道、与指导老师以及同事相处等,则是更是和其他任何职业都差不多的。
不可否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你很容易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决心选择做一名执业律师,你就必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收入的压力、独立执业的压力、案源的压力、完成师父任务的压力、当事人给予的压力、法院来的压力……
如果你的心理抗压能力不强,的确容易出现很“崩溃”的状态,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注定“高压”的行业。
但是,种种压力,看似心理原因,其实都与执业能力、专业能力有关。
如果律师执业能力强,能够轻松应对手头案件,能得到师父或周围同事以及当事人的高度认可,那么,独立执业通常也不是问题,案源也不太会成为问题,也就不太会有压力。
因此,在面对律师行业的“高压”时,与其被“高压”困扰,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律师,还不如想想办法,提高自身的执业能力。
比如说,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在真实的纠纷面前,教材上说的概念原理、司考的答题技巧远远不足以应付。但是,多读同事经办的案例,读身边法院作出的判决,读最高法院源源不断印刷出来的司法解释,读某局某委出台的文件,读法学院见不到的客户合同,读师父的法律意见书,听他的执业心得,你就能快速熟悉执业律师应有的思维。
比如说,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所学不实用,昨日所学今日失效,是所有法律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对律师来说,入行之后,积极参加律师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十分必要。虽然培训常在周末,压缩了你的休息时间,但要相信,除非你退出律师圈,做律师永无一劳永逸的那一天。在一定意义上说,律师进步的快慢,取决于周末、夜晚如何度过。
即使是抗压能力本身,也是可以逐渐培养提高的。
一旦你咬牙克服掉本来以为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承受过以为承受不了的压力,你会发现曾经或许小瞧了自己。事实上,身边诸多优秀的资深律师,莫不有着艰辛的打拼历史。或许每个人都需要经历那么几个“艰难时刻”,才能真正完成蜕变。
无论如何,只要你确定执业律师是你喜欢的职业,就没有必要犹豫自己是不是适合。有压力就想办法应对压力,有困难就想办法克服困难,这个办法不行就试试其他办法,自己解决不了就多向前辈求助。
如果遇到困难就逃避,那么,无论逃到哪里,都会有压力和困难。是“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还是在不断逃避中迷失自我?
我想,还是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也有经验可以分享?或者有问题想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小编微信duoduo_wuyou。
点击这里,了解提问规则。
为无讼投稿tougao@wusong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