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个百年律师事务所,顺便再挣他2个亿——美金
彭帅 彭帅   2016-09-27


没错,你没有看错,一年挣2个亿,还是dollar,而且,这家律师事务所包括律师在内,工作人员也就200多号人。这就是美国南部有着104多年历史的律师事务所,迈阿密的Shutts&Bowen律师事务所。


中伦文德厦门分所主任潘新群律师陪着我们拜访了这家传说中的律师事务所,Shutts&Bowen的现任大boss--Johnason先生,他是潘新群律师的好朋友兼在棕榈滩的邻居。这种朋友间的非正式拜访,让双方都很放松与随意,Johnason也愿意谈得更多。

 


Shutts&Bowen律师事务所


Shutts是如何做到的?


如何做到的呢?我怎么知道呢,看见别人成功,听他的陈述,以及去整理出成功的线索都是简单的事情,但是却无法copy而来--因为别人的成功是包含了许多复杂多样的因素,诸如时代环境、聪明、勤奋、方法、别人的帮助、阴差阳错的际遇;其次,别人的视野和格局如何可以复制呢?

 


与Johnason先生面对面交流


律师还是企业家?


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不是一家简单的律师事务所,而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可以延续很多很多代的现代企业。Johnason的思维,是企业家的思维,他看待律所的发展,和看待商业的发展是一致的,他就像打造一个商业帝国一样打造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作为律师,该如何适应商业的需求和发展?第二是如何让律所变成一个现代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在Johnason的眼里,律师是服务、辅导、引导商业的存在,甚至,律师业本身本质上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商业力量。律师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生硬的要求社会来配合律师的能力--尽量地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对其他领域的理解能力,实在超越了自己能力边界的,就寻求其他律所或专业律师的外部合作。


他们追求的是全方位的服务。律师提供的仅仅是风险建议?还是完整的商业发展建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律师在重大交易上的收益可以和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相当,而我们的律师呢?只获得极其小的那一部分收益。

 


中方律师受益良多


如何让律所变成一个现代企业?


以现代企业的视野来看,所谓合伙制还是公司制,都不是很重要的问题,真正重要的问题是,这一家律师事务所具不具备现代企业的内核,具不具备现代企业的基本架构和基本属性。


如何判断呢?是否有企业的愿景?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分工和外部分工?服务的模式是手工业?人才培养计划是不是学徒制?服务的效率如何?成本控制如何?是否过于依赖律师个人?


Johnason提到一个简单的例子,Shutts有个很庞大的IT部门,他们自建知识储备、整理、共享的系统,根据不同的律师,分配不同的读取权限。而这样的机构设置和维护费用不菲,如果不是现代企业制的律所,费用承担都将是一个问题。


其次,企业要具有外部扩张的商业野心,而不应该将自己选定在某一个区域,甚至是某一个国家。与其等别人竞争到自己的家门口,不如自己先走出去,因为法律业务的国际竞争是早晚的事情,你早,总比别人比你早更好。

 


与Johnason先生合影


别人的视野无法复制


成功之人的成功,看起来都好像很容易复制,但为什么成功的人却如此之少呢?那就是视野是无法复制的。你可以看得到多大的天,决定了你可以做多大的事情,别人的眼睛无法替代你的眼睛。纵然坐拥书城,只要没有走出去亲临这个世界之大与变化,那也不过是坐井观天,想当然尔!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他曾去广州跟随英国传教士I.J.Roberts学习,并从基督教里获得了灵感,成立了拜上帝会,找到了他的逆袭之路。但他的视野是一种对世界格局和中国现状的想象。


所以,当他的族弟洪仁轩从香港而来,为太平天国写下了划时代的治国纲领《资政新篇》时,他却不以为然,他骄傲的认为他看到的才是正确的,而放弃了一个更好的可能性。而这个《资政新篇》多牛叉呢?在后来的洋务运动,甚至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都能找到他的影响。

 


Johnason先生


令人感慨的是,Johnason这样的律师,在美国不是唯一,而是普遍的存在。更令人感叹的是,Johnason们,所追求的并不是如何赚他2个亿,而是如何成为社会的精英,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有视野、有胸怀,才会有钱,不是吗?


一END一


凤凰新闻:法律先生


今日头条:法律先生


新浪微博:hi法律先生


合作洽谈:falvxiansheng

 

 

 

实习编辑/代重阳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