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本书单主要面向民商事法律实务工作者,考虑到也有学生可能看到,后面推荐了几本民商法教材。学生对读书的选择尤其要慎重,青春时间宝贵,读一本烂书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没能用这个时间读一本好书,损失还是挺大的。书目的选择以笔者的经验为限,但不限于法律书,选择标准是对从事民商法实务的法律人拓展眼界、提高思维水平有帮助。所以说不上权威,大家可以择善而从吧。


1、丹宁勋爵著:《法律的训诫》、《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的未来》、《最后的篇章》、《法律的界碑》


丹宁勋爵是英国著名法官,二十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书的内容主要是英国法律在二十世纪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许多都是丹宁勋爵亲身参与的。书的语言表达非常生动,很容易读,解读却是非常深刻的。都说思想越深刻的人,越能深入浅出,这些书就是证明。由于丹宁勋爵不是只就法律解读法律,解读案例时联系了很多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原因,因此读这些书对理解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人如何思考非常有帮助。


《法律的正当程序》因为译者中有总理李克强,所以出了精装版。其余的四本都是平装本。书的校对不是很仔细,经常出现错别字,但是瑕不掩瑜。


2、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是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主要贡献是把数学分析引入了经济学。当然这个贡献我们法律人是不大喜欢的,我们还是喜欢看字,不喜欢看公式。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一版出版于1948年,第一次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合在一起来写,奠定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写作的基本格局。到2009年萨缪尔森去世,《经济学》出版到了第19版。由于是基础教科书,没有数学分析的内容,所以没有数学基础的人也能看懂。


《经济学》的特点是内容全面,堪称经济学的小百科全书。并且论述非常清晰,很容易理解。但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和现在流行的很多教科书有些区别。例如比较有名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划分章节时,分为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凯恩斯经济学主要是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所以放在后面论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没有做出这么明显的划分,给人的感觉好像《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有很大区别,但其实内容没有什么区别。两个作者都是宏观经济学家,思想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最后提示一点,《经济学》的英文原版教科书很容易读,喜欢的读者不妨试一下。


3、罗素:《西方哲学史》


罗素的大名就不用多说了,虽然作为一个哲学家,在哲学领域没有做出特别的贡献,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在中国的影响尤其大。


说到知识分子,插一段。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特别让人生气的一段话:“毛泽东本人也是知识分子,不是农民或工人,他充分认识到与政权的性质不合的理论会有颠覆而不是建设作用,所以才会折腾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自身的策略而言,如果你不认为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完全黑暗、不堪忍受的,那最好的做法不是直接去挑战它,因为这样会使你变成一个政客,从而直接进入自己的比较优势荡然无存的政治竞技场,被碾压、被征服。你要善于在体制所允许的学术小生境内去尽力巩固这个小系统,强化它的自主性,并逐渐地、不显山不露水地扩大这个小地盘的边界。学术的政治化,正如宗教的政治化一样,会导致自主性的消失,以至于一切社会系统最终都变成政治系统,多元共存的空间将丧失殆尽。新一代知识分子更懂得如何在政治所限定的学术空间里做好学者的事情,并逐渐在“媳妇熬成婆”之后改变“婆媳关系”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和实定规则。”(为了不断章取义,引用的长一点)


再引用一段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的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知识分子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家自己体会。


咱们继续说《西方哲学史》,一般的评论是,从严格的哲学史眼光来看,罗素的作品不是很客观,夹带了许多自己对其他哲学家思想的认识,而且对哲学家思想介绍的也不是很全面。记得李泽厚好像就批评过罗素写的康德。李泽厚认为梯利的《西方哲学史》更适合学哲学史使用。但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生动、有文采,读起来使人兴趣盎然。我们不是哲学家,读哲学史不全是为了掌握精确的哲学史知识。能引起我们兴趣,开阔我们思维,启发我们思考的书更好一点。


试引两段原文给大家体会一下:“在鲜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支持下,我们仍希望活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也许这就是哲学在我们的时代仍然能为学哲学的人所做出的主要事情了。”


“在康德说,休谟是个必须予以驳斥的敌手,然而卢梭对他的影响却比较深。康德是个生活习惯十分有规律的人,大家惯常根据他做保健散步经过各人门前的时间来对表,但是有一回他的时间表打乱了几天;那是他在读《爱弥儿》的时候。……他所提的应当把人人看成本身即是目的这条原则,是人权说的一种;从他讲的以下一句话里流露出他酷爱自由: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


《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本是最好的版本。


4、张维迎:《理解公司》


这个书的副标题叫“产权、激励与治理”,所以内容就和公司的产权、激励与治理相关。也许是经济金融的教科书看习惯了,从笔者的视角看,可能觉得书的内容比较杂,很难把它归到哪个学科下面。但书的中心思想是公司治理,内容编排围绕着公司治理展开。作者在前言里说:本书最关注的不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制度安排和实证研究,而是隐藏在这些具体制度安排背后的逻辑关系,或者说,我们关注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


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预备知识:效率、信息与激励,第2章企业、企业家与公司治理,第3章股东导向、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第4章代理成本、控制权收益与公司融资决策,第5章公司法、诚信责任与业务判断规则,第6章市场竞争、信用机制及中介机构,第7章经理人激励:理论与实际,第8章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从目录上看,本书相当于把散见于博弈论、公司金融、公司法、新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经济学等学科中与公司治理有关的内容,有机的组合在了一起。


学习民商法的人,都觉得公司法高大上。笔者觉得想学好公司法,尤其是想懂点公司法背后的道理,看看这个书很有必要。


5、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


书名叫《漫步华尔街》,书是讲什么的呢,其实就是讲投资学。通俗易懂的投资学入门书。


书中先讲了几次股票泡沫,然后讲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再讲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行为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最后讲了投资实践的一些具体的技术。整本书内容很丰富,把投资学的要点都提到了,而且讲得通俗易懂,贴近实务。民商法律师经常接触资本市场业务,不懂点投资学的知识恐怕是不行的。


萨缪尔森给这个书写的推荐语是这样的:“我的同事退休和我的儿子成年时,我必会送一本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给他们。在我看来,介于他们这两个年龄段的所有人都应看看这本书。”外国人说话喜欢这样的幽默,仔细看,萨缪尔森的意思就是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看看《漫步华尔街》。


……


下面介绍一下推荐给学生的书,原则上每个课程只推荐一本。


1、杨仁寿:《法学方法论》


这本书的特点是非常通俗易懂,很适合没有法律基础的民法小白作为入门书看。


2、简明教科书: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或魏振瀛主编:《民法》


大学的民法课程都是先安排总论,再安排物权、合同、侵权等。由于总论非常抽象,学习总论的时候,即便啃一本很优秀的总论专著,也不会有很大收获。因为不知道物权、合同、侵权等具体的法律制度,总论中的很多理念你是不可能理解的很深的。所以笔者建议的方法是,民法小白要先看一本简明教科书,掌握整个民法的制度框架。在整个框架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再细致的研究总论、合同、物权、侵权等具体制度,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民法学》或魏振瀛主编:《民法》,是很不错的入门书,两本书任意选一本看就行,也没有高下之分。


3、民法总论:[德]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


这是笔者推荐的深入学习总论的教科书。你没有看错,就是德国的。民法总论的教科书浩如烟海,王泽鉴教授是台湾比较有代表性的,大陆近年来朱庆育教授的《民法总论》也比较火,另外日本的翻译过来的也不少。但是由于原则上只推荐一本,笔者选择了梅迪库斯的《德国民法总论》,因为笔者认为它最好,比王泽鉴教授、朱庆育教授的书更加优秀。学生阶段对于民法总论的学习,不用太局限于中国民法总则是怎么规定的,因为民法总论的根在德国,所以直接看德国的书,更容易高屋建瓴。学生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谋道,而不是谋术。具备了优秀的法律思维能力,毕业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时,对实务中的裁判观点,会很快的掌握起来,所以在学生阶段不用着急。时时刻刻要想着,你看的书能不能培养你的法律思维能力,而不是想着书中的内容是不是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推荐《德国民法总论》,也和它的翻译非常优秀有关,读起来特别流畅。如果看过这本书,还觉得学有余力,可以看看[德]弗卢梅的《法律行为论》。如果把弗卢梅的《法律行为论》也看通了,那恭喜你,民法总论你已经学成了。


4、合同法:韩世远:《合同法总论》


我国制定的是《合同法》,不是债法,而其他大陆法系都是制定的债法,相应的教科书是《债法总论》、《债法各论》等。债法的规定,体系上和合同法不一样,因此,初学合同法的人,如果看其他国家的债法教科书,很容易迷糊。因此,学习合同法,我们的教授写的教材最合适。韩世远教授的《合同法总论》是最优秀的一本,逻辑严谨,论述清晰,在保证内容容量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了简明扼要。


我们的合同法,体系上借鉴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有很深的英美法系的烙印,因此,想把合同法学的更加深入,借鉴英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韩世远教授的《合同法总论》,主要是借鉴日本,把日本债法的内容,拆开揉碎,重新填入我国合同法的体系中,感觉上还是不够味。英美法系中,公认的是英国合同法最厉害。如果英文还不错的同学,对合同法又特别有兴趣,可以看一本《Treitel:The law of contract》,英国合同法教科书的执牛耳者。


5、公司法:施天涛:《公司法论》


施天涛教授的《公司法论》最适合作为公司法的入门书。另外两个比较出名的书是:邓峰教授《普通公司法》,介绍理论更深一点,王军教授《中国公司法》,里面全篇幅引用了很多实务中的案例。邓峰教授的书,对于入门来说,理论过于深。王军教授的书全篇幅引用实务判决书,这是一个特色,但笔者觉得全篇幅阅读判决书,有些浪费时间,最好是像casebook一样,做一下精编,但是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注意施天涛教授还有一本《商法学》很不错,学习商法入门时,建议看这个书。


最近出版了一本罗培新教授等翻译的《现代公司法原则》,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它其实就是正常的英国公司法教科书,起了个比较洋气的名字。想深入学习公司法的同学,可以再看看这本书。和中国的教科书比,感觉会很不一样,谁读谁知道。


6、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二册


读王泽鉴教授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用来培养法律思维非常好。因为王泽鉴教授写的文章逻辑非常清晰,读这个书就是学习其思维方法。这套书一共有八册,学生的时间有限,所以建议阅读前两册,仔细精读,体会王泽鉴教授分析问题的方法。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民法小白是阅读不了这个书的。必须要有总论、物权、合同、侵权等基本功才行。所以,读书也是要有顺序的。如果刚刚接触民法,就要硬啃这个书,必然受挫,白白浪费时间。


7、崔建远《物权法》


8、程啸《侵权责任法》


最后两本书就不多介绍了,写着写着就超了篇幅。教科书基本上介绍完了,其余的书,只介绍了五本,下次如果有机会,再继续介绍吧。

 

 

编排/吴瑜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