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什么?是解决问题的艺术家。有些律师会因循守旧,在传统的思路上亦步亦趋;而有些律师,却以天马行空的姿态,继之以勇猛彪悍。这就是艺术家与匠人的分水岭。这桩保时捷收购大众的公案,你可以看到,律师是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发挥到很艺术的程度


保时捷VS大众


大众大boss费迪南德·皮耶希的外公,和保时捷大boss沃尔夫冈·保时捷的爷爷,是同一个人: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1875 – 1951),当今汽车王国的缔造者。保时捷和大众原本欢乐一家亲,可是,两家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并了对方。


这场家族内部的战争是保时捷先开始的。


而,真正冲锋陷阵的,却是保时捷的律师们

 

 

保时捷收购大众的障碍


收购大众?这又不是阿汤哥演电影,不可能的事情怎么会变成可能呢?


障碍1:一部法律,《大众法》


战后,德国政府为了防止本国汽车业被外国公司并购,于1960年专门为大众公司量身定制了一部《大众法》。


德国《公司法》规定,只要对一家公司持股达到75%,就算取得了该公司的控制权。但《大众法》却规定,持有大众公司股份在20%以下时,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投票权,当持股比例超过20%时,无论超过多少,其投票权最高也只限于20%。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控股,好啊,持股80%先


可是,萨克森州政府持有的官股是20.1%。只要官股不释出,就是所有的民股全归你一家,你也控制不了大众。而让萨克斯州政府释出股份,简直不可能!


障碍2:另一部法律,《证交法》


德国《证交法》规定,通过买入股票对一家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之后,如再增持便属要约收购,必须公告。


而保时捷也是上市公司,你要增持的每一步都得摊在阳光下,市场不是保时捷一家的,而且有诸多的机构在暗处盯着,你想暗渡陈仓?几率为零。

 


残酷的战争


在两个巨无霸的障碍前,当2005年9月26日保时捷正式对外公布要收购大众时,市场的反应是嗤之以鼻。


嘲笑之外,欧洲各大对冲基金为主的秃鹰集群开始大规模的反向做空,列阵以待,就连美国的基金都跑来起哄,因为几乎没人认为收购大众这事儿能够干成。


于是,保时捷已经走到了战场的前沿,要么大发,要么死得很惨

 


怎么办?律师的狠招


任何目的都可以实现,


或许因为没有找对方式,或许因为努力得不够。


收购大众这种事情,也是如此,


找对方式,并且彪悍凶猛的努力。


这就是保时捷律师做的事情。


1、解决掉《大众法》


当其他律师还在研究法律的漏洞时,保时捷的律师们更凶猛,他们要干掉整个法律:直接向欧洲法庭起诉,指控《大众法》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他们要的是什么?让《大众法》无效,直接釜底抽薪。


律师们通过两年多的漫长而艰辛的诉讼,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官司结果的时候,赢得了官司,在2007年让《大众法》被欧盟法院判决无效。从此以后,只要持股比例达到75%,就能控股大众公司,官股便不再是障碍。

 


2、寻找《证交法》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规则


一伙敢和一部法律对着干的律师,对法律的理解和规则的运用,自然是神乎其技了。但是空头们却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反而有持无恐的加码做空。他们确信保时捷迈不过《证交法》,并且在公开市场上买股票来收购一家上市公司,那可是件特别复杂的事,过程中充满了变数,随时都可能功亏一篑。——律师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的有持无恐。


东罗马帝国不可战胜,可是,拜占庭有一个凯尔卡门。这群律师就是要寻找到证交法的凯尔卡门:他们找到了一条沉睡的规则,并且充分利用了他。


德国《证交法》的要约收购法条针对的是现股买卖,衍生品交易不受其约束。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市场有一项特殊的交易规则,而且这项规则只存在于期权这种衍生品交易之中:即如果买入买权的一方是按全额价款支付权利金,不使用融资杠杆,便可自行决定何时公布期权仓位,而不管其已经持有了该公司多少股份。这是一条几乎完全沉睡的规则,因为自制定出来后,就从来没有被使用过,完全形同虚设。没有人关心一条毫无意义的规则,除了那些勇敢而心细的律师。


期权交易(option right),它分为买权和卖权。就买权而言,买入买权的一方向卖出买权的一方支付权利金,他就有权在到期日按双方约定的价格买入股票,而卖出买权的一方则收到权利金,他就有义务在到期日按双方约定的价格卖出股票。如果届时市场股价低于双方约定的价格,买方可以选择不行权,卖方就没收权利金。反之,如果届时市场股价高于双方约定的价格,买方一定会选择行权,卖方就必须履约。由于权利金只相当于股票全部价款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期权交易实质上是一种杠杆交易,也就是一种融资行为。

 


战胜对手,不一定通过诉讼


当保时捷持有大众的仓位增加到42.6%之后,这个数字就再也没有上涨了。空头们更加确信保时捷的收购是一则笑话,于是,各大对冲基金开始疯狂起来,放空大众的融券余额便开始大幅飙升,达到最高峰时,放空大众的空单总量竟然是流通盘的13%,这在德国DAX30指标股中,史无前例。


而保时捷却悄悄的钻进了“凯尔卡门”,在持有42.6%股份后,便不再买入现股,改为持有大众期权的买权,而且是支付全额现金,不使用融资杠杆。并且完全不公布这部分仓位。就在空头们高枕无忧做着数钱的美梦时,保时捷早已悄悄锁定了31.5%的大众流通股买权,加上已持有42.6%的现股,保时捷持有大众的总仓位已达到了总股本的74.1%,再算上那不能流通的20.1%的官股,理论上,未来可交易的大众股票已经只剩总股本的5.8%了。此时大众的空单总量已经高达流通盘的13%,这相当于总股本的10.4%。此时,大局已定:可交易的股票数量已经少于空单总量,即便全部让空头们买走,他们也轧不平账户。

 


由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市场不可以无券放空,一旦股价高于空方成本,而空方手中又无券追加,就只能回补空单、认赔离场。这时,如果可交易的股票少于空单总量,理论上股价便可以飙到无限高。因为空头下单之后,不像多头可以选择行权或不行权,空头只有履约交割的义务,一旦被轧,即使股价再高也要亏钱买股、全数缴回。


保时捷胜券在握,他可以任意选择出手的时机。2008年10月23日,保时捷决定出手了,但他把出手的时机选在了三天后的10月26号,这天是星期天,股市不交易,谁也无法抢先采取行动。这个周末,是所有参与“空众”的基金经理们一生中最难过的周末,犹如噩梦一般,而且,谁都知道这个噩梦会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一一兑现。

 


第二天一开盘,法兰克福市场便爆发史上最大的一波轧空行情。空头们谁也不想被甩在那即将无券可补的4.6%里,为了抢先平仓,只好疯抢股票,即使是比当初放空时高几倍的股价,也在所不惜、忍痛回补。这使得大众股票两天内就飙涨了500%,从200欧元飙到1005欧元!最后,为了防止整个市场停摆,还是法兰克福交易所出面,把保时捷和无法平仓的机构叫到一起协商,由保时捷主动释出5%的股票让空头平仓,大众股票的交易才得以恢复正常,当然,价钱还是按此时的行情计算。据说,好多年过六旬的老基金经理,是流着眼泪敲单回补认赔离场的,这是他们一生遭遇的最大败绩,估计从此再无翻身之可能。


律师的作用


这一仗,让保时捷直接进账百亿,并一举完成对大众的收购,自身的股价也飙涨了近40%。而这场战争中,律师就是将领。律师绝不应只是打打官司写写合同的公司附庸,一场官司帮你解决不了太多的事情,除非这是一个大的战略的必要环节。而制定一个战略,并彪悍的去执行,这才是一个律师真正的意义。

 

从保时捷收购大众的往事中,
就应该知道,
有时,善用律师,
意义会超出了你的想象。


对法律先生有意见?
给你多个渠道来表达:
微信公众号:法律先生
官方微信号:falvxiansheng
微博:@hi法律先生

 

 

实习编辑/张雨

为无讼供稿/tougao@wusongtech.com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