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霁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 法律职场霁语,本文为作者授权无讼阅读发布


之前我们讨论过律所律师转型公司法务的各种话题,比如转型的最佳时机,比如如果经营backup plan,比如面试误区。最近,我倒碰到不少公司法务来询问,关于如何转型做律所律师。怀揣这种问题的,一般是有着3-5年工作经验的中年级公司法务,之前从未在律所做过律师。


比如我最近碰到两个候选人。一个本科毕业后,在世界500强外资公司做了4年法务,中间还去美国留学读了LLM。另一个研究生毕业在外资公司做了5年法务。两个人都在积极的看市场上的机会,按照他们的本意,律所机会会更吸引她们。这两个候选人都不介意重新从低年级律师做起,觉得“从长远考虑,律所的前途更好”。


讲真,我很少碰到律所转型为法务若干年的候选人会找到我,希望重新考虑律所的机会,因为这些候选人在律所经历过,已经得出结论,公司的机会会更适合自己。相比之下,不少公司法务因为没有在律所经历过,难免对律所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好感。此外,市面上,有些公司招法务的时候,会强调之前在律所磨练的经历,导致一些没有律所经历的法务萌生了“回所再造”的想法。当然,法务转型律师是否值得,这完全因人而异;只是“回炉”的过程或许没有想得那么简单,并且“再造”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或许也比预期的大。


做好公司经验被打折的准备


这一类型的公司法务,虽然已经有几年公司法务的经验,大概知道某个领域的法律业务怎么做,但平时接触的业务难度不大,技术含量不高:最前沿的法律研究基本由外部律师主导进行,法律文本主要有外部律师起草和制作。从完成工作需求的角度,绝大多数法务看过猪跑,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吃过猪肉。除非某个法务刻意地在工作之外严格要求自己,刻意学习外加勤加练习,否则法律功底和同年级的律所律师还是有差距的。


请不要说我太主观或者以偏概全,在这个法学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市场,但凡有点名气的律所在招聘的时候,对于只有简历不曾谋面的公司法务,基本都会得出相似的主观结论。所以,这样的公司法务,如果没有熟人内部推荐,基本上是很难转型加入到一流的中资律所的。大部分外资律所本身在中国的业务就不景气,难度系数就更高了。


如果某位公司法务格外优秀被招进律所,基本会被定位成1年级律师,原来的公司法务经验基本被忽略不计,如果原来公司领域稍微前沿一些的(比如金融或者TMT行业)或能酌情增加1-2年年限。从收入的角度,不免会有比较大的降薪。此外若干年后,如果某个律师又决定从律所转回法务工作,鉴于刚毕业时的几年公司经验太初级,免不了会被招聘单位忽略不计。直白点说,就是一旦决定转型到律所做律师,头几年的公司法务基本白干,这样的代价不免有些大。


有经验的法务在律所未必更有竞争力


有些法务觉得,如果自己愿意接受公司经验打折的现实,作为已经有几年法务经验的候选人,应该比应届毕业生更有优势,因为自己对法律事务更有经验、更容易上手律所的工作,但招聘方或许未必这么认为。


事实上,大律所更喜欢招聘没有经验的毕业生自己来培养。大律所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工作要求和方法,新手学起来会更快,不论是技术上还是情感上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大。就算律所要招聘有经验的律师,也比较倾向于从同等水平或者相差不多的律所中招聘,因为大家培养律师的方法和对律师的要求都差不多,比较好磨合。相比之下,没有经过所谓基本功培训的法务,在专业方面的成长,相对自由,在法律工作中存在各种自我习惯,并且对自己的工作方法有较强的保护意识。虽然主观上,希望自己可以在大平台上学习更多的法律技能,但是潜意识层面,是很难轻易放弃跟随自己良久的习惯。在我们和不少高年级律师和合伙人沟通中,后者普遍认为,有一定工作经历和阅历的初年级律师比较难带,因为前者自我意识比较强,而学徒制度的律师行业,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难免简单粗暴。行业内比较形象比喻是,比起修改一幅已经画好的画,重新在一张白纸上画自己想要的画会更容易一些。


其次,比起刚毕业的年轻律师,工作了4-5年的律师从体力和精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比起新晋律师,工作了4-5年的律师已经很难和年轻人竞争最基础(费时间)的工作(体力活);更不要提大部分30来岁的法务都需要考虑个人问题或者已经拖家带口,无法像毕业生一样心无旁骛地工作,令其无法专注于打基础、在业务上有长足的提高。


最后,比起大平台的律所,我们并不建议中年级公司法务考虑去local小所做提成律师。比起大平台的律所或者公司,local小所是最难获得正规而系统的法律培训的。在这样的平台上,一切都考自己去开悟,免不了浪费很多撞南墙的时间,除非是悟性及高的律师,大部分人的成长会很慢,发展潜力也很有限,往往比做公司法务更快碰到事业的瓶颈。


其实,我很欣赏对自己的前途有追求有想法的候选人,有勇气改变自己的现状,尝试不一样的人生。只是在转型前,劝各位多了解行业的状况,让自己的决定做得更从容一些。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只要用心做,都能做出不一样的精彩。既然已经选择了一条道路,不妨在这条路上用心经营,攀登属于自己的事业高峰。

 

 

 

编排/卢明亮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